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
论文题名: 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
关键词: 交通网络演进;交通区位;城市交通体系;规模经济;运输需求;发展趋势
摘要: 交通网络是指由彼此协作、相互补充与紧密配合的单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以及各类节点共同组成,并以交通线路为连接线,各类节点为连接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组合结构与等级层次、可进行直达运输或联合运输的实体网络。交通网络是人们克服空间距离障碍、开展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交通网络的发展状况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长期内交通网络供给和社会运输需求之间如何适应与协调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使交通网络实现适地、适时、适量以及适度的布局和建设。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从理论上回答以下基本问题,即“交通网络为何以及如何演进?”
   交通网络演进是一种空间经济活动,是内生于整个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体系的。论文运用运输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工理论对交通网络演进的内涵和内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中国的交通网络演进过程及其内在演进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基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论文发现在相关研究中交通网络和社会运输需求都分别是作为外生条件存在的,从而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考虑空间因素的情况下放松上述研究中的假设条件,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交通网络供给与社会运输需求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第二,通过对交通网络相关特性的分析,论文构建了交通网络演进的一般过程并对其重要特征、影响因素和空间模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基本上反映出了交通网络演进的动态过程和变化趋势。
   第三,论文对交通网络演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认为交通网络演进的内涵就是指交通网络演进中将规模经济内在化为其自身网络经济的累积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于交通网络供给与社会运输需求之间内在作用机制的解释框架,即交通网络供给(运输成本与空间可达性)、城市体系、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交通网络演进而言,它是分工和专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交通网络供给之间的相互需求过程。交通网络的演进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了人们克服地域空间障碍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城市体系的完善和市场范围的扩张,并由此使得专业化分工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更为一般的规模经济),进而推动交通网络的继续演进。可见,交通网络演进处于这个循环累积的正反馈过程。此外,上述解释框架也包含着交通格局转变的内在机制。
   第四,论文以美国为例,通过分析、总结美国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交通网络的演进过程和特征,进而论证了近代以来美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运输化在时空发展上的累积因果特性,即美国交通网络的演进机制是显著基于交通网络供给、城市体系、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论文以我国交通网络的演进历程以及我国经济空间结构的历史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间段对我国交通网络演进的特征、交通网络与城市以及城市体系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分工深化与主导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总结。由此,不仅充分验证了论文提出的解释框架,而且还进一步丰富了对于我国交通网络演进过程及其内在机制所具特征和趋势的认识。
   第六,针对我国交通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当前面临的若干主要问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马俊
专业: 产业经济学
导师: 荣朝和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相关文献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