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
论文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客流预测;项目后评估
摘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受到各政府部门的重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基本依据,客流预测是决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程项目建设时序、轨道交通系统规模和系统运营效益等轨道交通重大决策问题的基础,客流预测的合理性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国内已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差异较大,线路客流严重不均衡的局面。有的线路的实际客流提前达到或远远超过预测客流,有的却仅是预测客流的15.20%,这些都给实际运营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对实际客流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实际客流与预测结果偏差较大的原因,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改进建议。这项工作被称为客流的后评估。通过分析挖掘客流的发展规律及特征,建立客流后评估方法和体系,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论文以客流后评估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规律、提出方法、实例计算、解决建议这样的主线展开了逐步研究。论文首先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内涵,深入分析了客流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找出了影响客流的关键因素,对客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了其参数构成和取值原则。同时研究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自身的不确定性,定性分析了造成预测客流与实际客流相差较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了定量研究客流偏差较大的深层次原因,以国内外大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地深入研究归纳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普遍特征和成长规律,并以北京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具体研究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规律和特征,为下一步建立后评估方法体系建立了基础。为了提高客流后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首次创新性地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体系,包括后评估的内涵、方法、步骤、内容等。同时,将客流后评估分为总量后评估和构成后评估。提出了基于城市人口、居民出行强度、交通方式分担率三大要素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总量后评估模型。给出了包括全日指标、高峰指标和其他指标3大类17个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构成后评估的指标体系。
   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以北京地铁5号线为对象完成了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工程实例。首先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总量后评估,发现评估计算结果和实际数据虽然有所偏差,但趋势非常吻合,其主要原因是对人口数据的统计缺陷,证明了总量后评估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然后分别计算了北京地铁5号线的各项客流构成后评估指标,发现部分指标偏差较大,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给出了北京地铁5号线的后评估结论。为了能够给实际工作提供指导,论文最后还系统给出了对实际工作应对客流偏差较大问题的指导建议,包括四大方面:对客流预测的改进建议、对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改进建议、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对枢纽乘客集散矛盾的优化方法建议及应用。
   由于对客流的后评估研究较少,绝大多数的后评估是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本论文属于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领域的首次探索,研究尚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入。但是,研究从客流偏差较大的现象出发,跳出了分析客流预测“不准”的狭隘,直接分析客流的本质特征,对准确掌握客流规律和特征,指导各项实际工作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论文提出的后评估体系和理论框架,对后来研究者也能发挥一点借鉴作用。
  
作者: 黄建玲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施仲衡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