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级配粒径与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匹配性及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论文题名: 级配粒径与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匹配性及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沥青路面;高温蠕变;油石配比;级配粒径;结构层厚度
摘要: 本文针对级配粒径与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匹配性及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性能影响两个问题,从混合料设计、混合料高温性能室内评价等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 AC-13、AC-16、AC-20和AC-25的最佳油石比。4种级配以最佳油石比对应的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为标准,各成型5种厚度的车辙试件。采用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DS来评价每种级配各种厚度车辙试件的抗永久变形能力。研究发现,当车辙试件厚度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之比为3.8时,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最强;也就是说AC-13、AC-16、AC-20和AC-25最佳结构层厚度分别为50mm、60mm、70mm和100mm。利用动态蠕变试验来考察4种级配不同空隙率试件的动态蠕变性能。车辙试件经钻心-打磨得到的圆柱体试件代替击实法成型的马歇尔试件。更好地模拟了实际路面的施工状况,减少了矿料破碎量。试件经过打磨后,很多开口孔变成了闭口孔,导致其空隙率变小。通过各级配不同空隙率试件的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的比较,确定了各级配钻芯-打磨试件的最佳空隙率。AC-13、AC-16、AC-20最佳空隙率为2.5%,AC-25为4%。将DS转换成车辙模量EDs,通过EDs与Sdy的联系建立了DS与Sdy相关关系。将DS转换为Sdy代入美国AASHTO《新建路面和再生路面2002设计指南》及NCHRP项目1-37A推出的《沥青路面力学-经验设计方法指南》进行沥青路面设计,从而赋予DS更宽广的应用。
作者: 褚付克
专业: 材料学
导师: 樊统江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