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集装箱航线结构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论文题名: 集装箱航线结构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关键词: 集装箱港口;航线结构;港口经营模式;单舱投资收益;Matlab
摘要: 本文针对当今集装箱船舶的不断大型化、集装箱港口中转作用的日益加强,研究了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结构模式选择问题。并以东北亚一美西海岸集装箱班轮航线为实例对该问题加以分析,得到在不同时期港口最大货运量水平下的航线结构选择方案,并给出优化过渡船型和核心港模式下的运价水平。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加深、国际贸易以及航运技术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投入运营的超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舶的数量与日俱增,在规模经济效益的驱动下,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和超大型化趋势已经引起了航运界的广泛关注。船舶大型化又促进了港口向现代化、深水化发展,从而使集装箱港口中转作用日益加强,由此形成了海上集装箱运输中干线加支线的轴辐式(Hub and Spoke)运输网络,即核心港航线结构模式。至此,在集装箱班轮运输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固有的基本港逐港挂靠航线结构模式和逐步形成的核心港航线结构模式并存的局面。航线结构模式的正确选择对航线的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业界对于该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航线经营人往往根据自身多年经验或传统做法做出决策。
   论文首先从集装箱船舶、集装箱港口发展的角度介绍了核心港航线结构模式的形成,并与固有的基本港航线结构模式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然后针对船型的不同,研究了基本港航线结构模式和核心港航线结构模式适宜选择和优化转化问题。提出了以航次单位时间单舱投资收益为基准的思路,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构建两种航线结构模式的运行模型和优化转换的条件要求。最后,以东北亚至美西岸贸易区域航线为例,运用Matlab编程进行求解,获得了在不同时期港口最大货运量水平下,不同船型对航线结构模式选择的适宜性和相互转换的优化船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思路和设计的模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作者: 苏雅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陈超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