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水润滑尾轴承流固耦合仿真及结构优化研究
论文题名: 水润滑尾轴承流固耦合仿真及结构优化研究
关键词: 水润滑;尾轴承;耦合仿真;橡胶;板条;流固耦合;板面变形;水膜;半径;综合性能;形成机理;润滑性能;结构参数;油润滑滑动轴承;轴承润滑机理;面型;结合面;规律;船舶推进装置;使用和维修
摘要: 水润滑尾轴承是船舶推进装置的重要部件。与普通油润滑滑动轴承相比,水润滑尾轴承基本无污染、安全、成本低、辅助装置少、使用和维修方便。开展水润滑尾轴承的研究并大力推广应用,这对于发展“绿色航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文中以船舶水润滑橡胶尾轴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有限元流固耦合、接触特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探讨了不同材料、工况参数以及结构参数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润滑机理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
   1.应用ADINA软件建立了水润滑橡胶尾轴承单一板条的流固耦合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水膜近似平行区、二次压力峰值、颈缩以及逆流现象等润滑特征,阐述了水囊形成机理。
   2.研究了材料、工况和结构参数对水润滑橡胶板条流固耦合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硬度的增加,弹性变形对润滑的有利影响将逐渐消失,当橡胶硬度为75 HA时水膜承载量达到最大值;转速是影响弹流润滑水膜厚度及压力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偏心率能间接模拟尾轴承所受载荷;应采用板面半径较大的凹面型橡胶板条,轴承的设计比压越大,板面半径就应越大,甚至可为平面型;橡胶厚度在3~10 mm间有一个最优值,使得橡胶的综合性能较好;当橡胶足够厚时,橡胶与基材的结合面形式对板条性能的影响不大;为了形成较合理的水膜楔角又能有效地全面利用板条长度,应该结合板面半径考虑板条数目。
   3.探讨了结构对橡胶板条接触性能的影响规律,从板面变形的角度分析水膜楔角、水囊的形成机理。计算结果表明:板面半径较大的凹面型板条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橡胶与基材的结合面形式对板面变形形状影响不大;橡胶较厚时能改善板条的受力状态,却不利于润滑;在轴颈半径为199.2 mm时,板条数为20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基层橡胶不能太软,否则进水口过小目水囊狭长,不利于润滑。
作者: 戴明城
专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导师: 刘正林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0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