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活性粉末混凝土宏观性能及微观试验研究
论文题名: 活性粉末混凝土宏观性能及微观试验研究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宏观性能;养护温度;耐久性能;养护制度;水化程度;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合料;微观形貌;耐久性试验;强度;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比;二次水化反应;普通混凝土;制度体系;增强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成果
摘要: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RPC的生产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相近,易于实施,实践证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RPC材料代替传统的混凝土进行结构设计,可以使结构轻型化、提高结构跨度,同时大大改善结构物的耐久性,减少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
   本文首先在已有的RPC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掺加不同矿物掺合料、集料和不同养护制度下的RPC进行了强度、耐久性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配合比体系下RP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差别较大,不同矿物掺合料的增强效果不同;掺加比例和养护制度合适的情况下,复合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优于单掺一种矿物;随着养护温度的提高,RPC强度和耐久性能逐渐提高。
   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RPC在不同配合比体系及不同养护制度体系下的水化规律以及其水化速率、水化程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并结合压汞试验,分析了RPC中水泥石、过渡区的微观形貌及RPC的孔结构,研究发现:随着养护温度的提高,未水化的矿物C3S、C2S等含量不断减少,Ca(OH)2晶体的含量也不断减少,即提高养护温度增加了水泥的水化程度;养护温度的提高激发了矿物掺和料的活性,促进了二次水化反应,消耗Ca(OH)2生产更多的C-S-H凝胶,提高了基体的密实度,优化了微结构,降低了RPC的孔隙率;揭示了RPC宏观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微观机理。
作者: 高康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安明喆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0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