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
论文题名: 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
关键词: 中国廊桥建筑;建造艺术;廊桥文化;廊桥审美;建筑形式
摘要: 中国廊桥历史悠久,人们对廊桥的称呼颇多,在众多称谓当中,可以归纳为四类:以功能而言,称为风雨桥、风水桥;以形象而言,称为廊桥、屋桥、虹桥;以结构而言,称为鹊巢桥、蜈蚣桥;以装饰而言,称为花桥。广义的风雨桥是指桥梁桥面上具有建筑物的桥。桥上建有可以遮雨挡风的建筑物具有多种形制,可以是阁楼、亭榭,也可以是廊道,因此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楼阁桥、亭桥和廊桥。狭义的风雨桥只是侗族地区廊道上加建亭阁的桥梁称谓,本文论述的廊桥是属于广义风雨桥的范畴之内。全国范围内的廊桥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就桥的结构特性可分为木梁廊桥、石梁廊桥、木拱廊桥、石拱廊桥四大类。而木结构廊桥又可分为木平梁廊桥、木简支梁廊桥、木伸臂梁廊桥、木撑架廊桥和木拱廊桥五种。笔者统计到的700多座现存廊桥分布在我国15个省市区,除了北方少数省份有极少的廊桥外,绝大多数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湘、桂、黔三省交界地区和浙南闽北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廊桥分布区。
   中国廊桥,经过历代的重建、重修和维修,历尽沧桑,留存至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展示在世人面前,那稳健而又轻盈的造型,古朴而又雅致的色彩,简练而又科学的结构,豪放而又细腻的风格,在凸显古代造桥技艺高超的同时,也折射出华夏先民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廊桥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是我们的先民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巧妙地结合理性思维与浪漫情怀,将房屋的建筑艺术和桥梁的结构造型有机融合的完美产物。如今,随着现代文明步伐的疾速前行,古村落开始萧条,古道路开始冷落,但凝聚着前人辛勤汗水和聪明智慧的古老廊桥,依然是当地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与地域文化的重要表征。廊桥不仅能满足人们跨越障碍的交通需要,还能满足人们享受环境美和艺术美的需求。而以廊桥为题材演绎出方方面面的民俗风情,凝聚着同乡共俗的人们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意识,并以之为载体构成了丰富的廊桥文化。中国桥梁建筑文化,反映桥所处时代的科技与艺术水平,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而廊桥文化又是桥梁建筑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
   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研究意义和研究基础等基本问题的阐述,以及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的确定作为本文论述的前提。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三章主要是从物质性的层面论述廊桥的历史、分布和建造。第二章通过对我国古代桥梁大量文献的研究,从中国古代桥梁的起源和形态演变这一历史的纵断面上梳理出中国廊桥起源、发展与衰落的大体脉络;第三章通过对全国廊桥地理分布和人文概况的研究,以及主要分部地区的廊桥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地域廊桥所具有的典型地域特征;第四章在对廊桥桥梁结构、廊屋造型、空间封闭性与使用功能等四方面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建造技术的角度,重点对廊桥构造、贯木拱廊桥的营造流程、“编木”技术进行了翔实的论述。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这部分主要从文化与审美等非物质的层面论述了中国廊桥的特性。第五章通过相关实例论述了廊桥与风水、祭祀、风俗、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特性;第六章通过对大量廊桥实例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中国廊桥的和谐美、意境美、技术美、功能美和艺术美五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在论述艺术美的表现时,还通过中美廊桥在造型、空间和装饰上的对比,更有力地凸显出中国廊桥独特的美学与文化价值。最后,是本文的第七章,探讨了中国廊桥今后的保护与开发发展趋势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廊桥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思索,分析了乡村廊桥的保护问题,为廊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通过对上述部分的阐述,
   本文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六点:
   1.对全国范围内的廊桥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得出了有据可查的可靠廊桥数量为751座,并按省级行政区划所存廊桥数量绘制了中国廊桥分布图。
   2.对湖南安化廊桥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考察整理,确认安化现存廊桥20座,按桥型、桥长、桥宽等11项指标制订了“安化廊桥一览表”,根据每座廊桥的大体位置绘制了“安化廊桥分布图”,并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还对邻近的新化县部分廊桥也进行了考察分析。
   3.除介绍了现有的以桥结构特点来进行廊桥的分类方法外,首次提出了按照廊屋造型、空间封闭特性和使用功能来进行廊桥分类的方法。
   4.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廊桥和谐美、意境美、功能美、技术美和艺术美等五方面的审美特征,并重点论述了廊桥艺术美的表现。
   5.为了更好地阐述了中国廊桥独特艺术美,首次以美国廊桥作为参照对象,对中美廊桥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并在廊桥结构造型、建筑空间和装饰上的对比中还对造成中美廊桥建筑差异的根源进行了探寻。
   6.运用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之“场所”理论论述了廊桥的功能美,拓展了廊桥的功能美的内涵。
作者: 蒋烨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戴公连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中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10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