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
论文题名: 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轨道枢纽;规划设计理论;衔接布局模式;系统;数据包络分析;设施资源;灰色关联分析;换乘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设计模型;优化布局;区位理论;客运;交通网络;规划布局;公共交通;方式选择;设计理论与方法
摘要: 轨道枢纽作为锚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的基础以及各种客运交通方式衔 接的纽带,其规划布局、功能定位、设施资源配置、衔接换乘模式以及客流交通 组织等因素将对城市客运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益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国部分己建 成的轨道枢纽换乘不便和衔接水平低下的状况说明对其规划设计理论作前瞻性、 整体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现有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空白点和 薄弱点,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轨道枢纽的优化布局以及 单体枢纽的优化设计两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推动和完善枢纽的规划设计理论。 首先剖析了轨道枢纽的系统特性及组成,建立了枢纽基于系统三视模型技术 的结构模型、控制模型和功能模型,提出了各种客运方式协调的基本条件和主要 措施,建议了轨道枢纽的分级标准以及换乘耗时和设施负荷的评价标准。 分析了交通区位理论和枢纽理论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思路,提 出了“通过‘锚固’轨道枢纽的位置来‘锁定’轨道线路”的路网规划方法及其 相应的规划程序,并建立了轨道路网和枢纽同时优化布局的双层数学规划模型以 及枢纽选址和轨道车站最优间距优化的数学模型。 对枢纽的聚集效应和集散客流的生成区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集散客流和换 乘分布客流预测的分析思路,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需求特性识 别和换乘模式识别两阶段的换乘方式选择预测模型。 提出了单体枢纽主要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程序,分析了在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 本等先进理念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探讨了枢纽设施资源需求分析方法,总结了 轨道交通及其与其它客运方式之间的衔接布局模式,研究了轨道交通接运系统规 划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建立了枢纽区域内常规公交站场的选址模型、基于轨道线 路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模型以及枢纽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估分析模型。 建立了轨道枢纽规划布局方案以及单体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 了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原理,定义了轨道枢纽换 乘效率的评价指数,建立了评价枢纽换乘效率的规模与技术有效(C2R)和纯技术 有效(C2GS2)DEA非均-评价模型,讨论了换乘效率和设施资源利用率的评价分 析方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枢纽 系统分析 交通区位理论 交通枢纽理论 布局规划 接运系统 换乘方式选择 衔接布局模式 灰色关联分析 换乘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作者: 覃矞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晏克非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学位年度: 200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