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破损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层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
关键词: |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层;评价方法 |
摘要: |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修建的部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的重复作用和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下,逐步出现开裂、松散和沉陷等损坏现象,承载能力逐渐下降,路面相继进入了维修阶段。在对旧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如何准确地对破损状态下的沥青路面结构层状况进行评价是业主和设计单位面临的首要问题。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 Weight Deflectormeter,简称FWD)作为无损检测设备,以其准确、快速、方便、信息量大和可模拟实际行车荷载作用等优点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使用,基于FWD弯沉盆的路面结构层模量反分析已经成为公路界所关注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反分析软件大多是以静态多层弹性体模型为基础的,忽略了动力荷载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另外,大多反算软件的路面模型为理想的完好路面(多层连续弹性体系),但在实际FWD检测过程中旧沥青路表面经常存在诸多病害,如何对破损路面进行合理的评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之上,通过资料调研、动力学计算、统计分析和现场FWD检测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FWD弯沉盆内包含的路面特征信息,对破损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层状况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资料调研和现场路况调查,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主要的结构性破损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破损路面的FWD弯沉盆数据和反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面破损将导致弯沉盆不规则和反算模量变异性增大。 (2)通过动力有限元模型,对路面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动力效应对拟静力模量反算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在动态荷载作用下,计算出的路面弯沉值明显小于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弯沉值;位移响应曲线滞后于荷载,测点距荷载越远,滞后越明显;利用静态反分析方法对动态弯沉盆分析时,反算模量误差明显增大,动力效应对模量反算结果影响明显,采用动力反分析方法对实测弯沉盆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3)通过动力有限元计算不同路面组合的路表弯沉盆,选择弯沉盆参数指标并对参数指标与结构层模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构建路面各结构层模量预测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土基模量可以通过曲率指标CI7和形状指标F8确定,面层和中间层的模量可以通过回归模型进行预测。通过理论和实测FWD检测数据对各结构层和土基模量预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理论数据下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但计算的弯沉盆与现场实测弯沉盆之间的均方误差较大,预测结果并不太理想。 针对上述方法的不足,将得到的结构层模量值作为初始值利用迭代试算法进行动力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迭代试算法得到的理论动态弯沉盆与实测弯沉盆比较接近,精度基本上满足工程要求;通过改进的迭代试算法得到的面层和土基模量与回归模型得到的模量值差别不大,而中间层模量相差较大,表明面层和土基模量预测方法是可靠的;基于迭代试算法的动力反分析结果比静力反分析更接近于路面实际状况,可以避免静力反分析所出现的不合理现象。 (4)通过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典型结构性破损(开裂、层间滑移、基层松散等)对路面弯沉盆和预测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破损将导致路面弯沉值增大和弯沉盆形状的不连续;当路面结构层存在破损时,无论是动力反分析还是静力反分析,预测模量的误差都会增大,对路面结构层状况评价可能出现误判。例如,当面层与基层间存在不连续接触时,中间层的模量被严重低估。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等效损伤模量评价破损路面状况-根据路面结构层的破损状况选取结构层等效损伤模量,同时提出损坏状态判别指标:曲率指标和表面模量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定标准。 (5)提出了破损状态下路面结构层状况评价方法,依托实体工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针对嘉浏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提出了土基和中间层处治的判定指标和标准,并利用处治标准对土基和中间层进行了段落划分。 |
作者: | 谢兆星 |
专业: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导师: | 郭忠印;丛林 |
授予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学位年度: | 2009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