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枢纽机场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论文题名: 枢纽机场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枢纽机场;陆侧交通;综合交通衔接系统;交通需求模型;模糊层次分析法
摘要: 枢纽机场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衔接了各种不同交通方式,承担着居民出行、顺利中转换乘等重要功能,对区域客运交通运输网络高效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场客运枢纽与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优化问题是综合运输体系中富有挑战性、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涉及到民航和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民用机场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但对于机场客运枢纽如何顺畅高效地与运输网络有机衔接缺乏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成功经验,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枢纽机场地表交通的衔接特点及其集疏运机理,分析影响交通的衔接因素,提出枢纽机场地表交通衔接的优化准则,研究提出枢纽机场的综合交通衔接评价方法和优化程序,探讨机场衔接线与专用线的快速客运系统优化衔接方法,并以实证分析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枢纽机场地表交通衔接理论,为提高地表交通衔接效率优化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性建议。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客运枢纽的衔接优化理论,为我国解决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问题建立提供理论支持;二是从实践上为各种规模的机场客运枢纽衔接优化提供方法,为枢纽机场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机场枢纽的功能和地表交通衔接的特性,揭示了机场枢纽的地表交通衔接优化问题的本质,理顺了解决机场枢纽的地表交通衔接优化问题的思路,提出了一套解决机场枢纽地表交通衔接优化问题的关键技术理论,论文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综合交通网络中航空运输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相衔接的理论空白,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今后机场枢纽及其衔接地表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首先在对国内现有机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航空枢纽的特点对枢纽机场交通要素的集散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全面分析各种枢纽机场和地表交通特性是解决枢纽机场地表交衔接优化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分析基础。本文从枢纽机场自身的特征出发,分析了影响枢纽机场集散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枢纽机场布局和选址的原则;讨论了枢纽机场在综合交通网络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对航线布设的研究,分析了枢纽机场运行的特点;研究了枢纽机场地表交通特征,引入交通区位论,构建了综合交通网络交通需求模型、影响区域的航空区位需求模型;采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建立GM(1,2)模型预测枢纽机场陆侧交通的出行生成量;建立了各种衔接交通方式分担率的Logit模型,结合首都机场的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精确度。 其次,本文总结了枢纽机场集疏运特征和地表交通衔接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机场航空服务的地面辐射区域的优化衔接准则、机场枢纽衔接的综合交通方式的优化选择准则、机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衔接准则,这些准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如何衡量枢纽机场的交通衔接服务质量优劣。 接着,本文构建起枢纽机场的综合交通衔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衔接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或缓解衔接系统的规划、衔接过程、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还建立了枢纽机场地表综合交通衔接优化程序,为制定枢纽机场地表交通优化方案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 最后,论文研究了枢纽机场地表综合交通衔接网络中快速客运系统的具体规划方法。给出了网络中轨道交通系统的模式及建设途径,分别对构成依托高速公路的高速客运系统的高速公路客运和城市快速路进行了分析,对枢纽机场地表综合交通衔接网络中高速客运系统的营运和管理提出一些主要原则和设想;对快速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中站点和线路的具体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机场专线站点的布设模型,并对机场专线线路的布设及运营规划提出了定量的参考,运用此模型,可以得出规划机场地表综合交通网络的合理方案。
作者: 吴晓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刘小明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 2009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