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随着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桥梁的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斜靠式拱桥因其结构新颖美观,造型独特,富有曲线美和力度感,往往成为我国城市景观桥梁的优选方案。由于斜靠式拱桥由两片竖直主拱与两片斜靠拱组合而成,受力及构造复杂,空间效应明显。此外,斜靠式拱桥建造的数量较少,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而限制了这种新桥型的发展。因此,开展斜靠式拱桥设计参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根据斜靠式拱桥的结构特点,以福建省寿宁县一座跨径100米的斜靠式拱桥一杨梅大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程序MDAS/Civil建立斜靠式拱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主要设计参数(矢跨比、吊杆间距、斜拱倾角、横撑数量及位置)对结构内力、结构动力性能和稳定性的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本文首先介绍了拱桥的发展历史、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体系特点及分类、斜靠式拱桥的特点及己建成的斜靠式拱桥的概况。
2.介绍了杨梅大桥工程背景,根据有限元原理,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全桥空间模型。
3.在三种不同的工况下,讨论主要设计参数对斜靠式拱桥结构内力的影响。当矢跨比由1/5变化至1/6时,各内力值均出现突变,增加幅度最大。吊杆间距的增大和横撑数量的减少对斜拱受力不利。倾角的减小和横撑位置的变化对主拱、系梁和斜拱受力不利,但影响不太大。
4.讨论主要设计参数对斜靠式拱桥前十阶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自振频率随着吊杆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对矢跨比和斜拱倾角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减少横撑数量或去掉不同位置的横撑,除个别频率不变外,其余频率均减小。
5.讨论主要设计参数对斜靠式拱桥第一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稳定系数与矢跨比和吊杆间距成反比,与斜拱倾角和横撑数量成正比。横撑位置越靠近拱脚,对提高稳定性的贡献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