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我国地裂缝发生地区,一般建筑物设计时对地裂缝带均采用避让的方法,地裂缝勘察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查清其具体位置和确定合理的避让距离,但是地铁工程不同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其必须穿过这些地裂缝带,并且不允许建成运营后出现影响运营安全的事故。因此本文通过对西安地裂缝上下盘地层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为穿越地裂缝的结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同时也丰富了西安地裂缝场地的勘察项目和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首先,本文通过收集西安地裂缝的相关研究资料,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形变特点五个方面阐述了西安地裂缝发育的地质背景;同时也叙述了西安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包括构造基础、过量抽汲深层承压水和其它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阐述了西安地裂缝分布及其活动特征,说明了西安地裂缝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成带性、位错同步性和多级性以及剖面上的结构组合形式多样性等空间分布特征,说明了西安市地裂缝带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活动速率的不均匀性、突变性、活动方式的一致性、正断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活动特点。
本文重点叙述了西安地裂缝带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选择了近几年活动比较剧烈的f6、f9、f11地裂缝,在其出露明显且与西安地铁二号线通过的地段布置钻孔取样,进行土工常规试验、直剪、三轴试验,同时也进行了静力触探、波速测试、旁压试验等原位测试工作,并根据钻探及实验结果分别给出了三个场地的地层结构、各层土物理力学参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土岩土工程设计参数推荐值等内容。
最后本文把地裂缝分为上下两盘,对得出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和原位测试物理力学性质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说明了西安地裂缝上下盘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着显著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