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矿渣基层再利用大修改造方案对比研究
论文题名: 矿渣基层再利用大修改造方案对比研究
关键词: 矿渣基层;柔性基层;道路改造;半刚性基层
摘要: 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设计理念,是摆在我们公路设计行业的首要问题。如何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在公路建设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如何尊重自然、节约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路面基层材料与基层施工方案成为设计中的关键。 本文结合辽宁省旧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及鞍山公路实际状况,采用水泥稳定矿渣基层与就地冷再生基层两种方案对原有道路改造进行设计,修筑试验路总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通过两种方案的对比,找出更合理的方法,为今后同类的道路改造提供参考。 水泥稳定矿渣基层是把原有的矿渣基层掺入水泥拌合而成的新基层。这是一种半刚性基层,早期具有柔性基层的力学特性,中、后期才具有半刚性基层的力学特性。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是在旧沥青路面与部分矿渣基层中加入水泥拌合而成,它介于半刚性和柔性基层之间,既有半刚性基层的板体强度,又有柔性基层的抗变形能力。 本文从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工程造价、使用情况等方面对两种基层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本文认为水泥稳定矿渣基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矿渣基层的再利用,且施工使用常规设备、工艺简单、节省造价,但材料耐疲劳性能不好;就地冷再生基层需要使用专用设备,但是工期短、对旧路材料利用充分且材料耐久性好。 由于对水泥稳定矿渣基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现阶段来说,就地冷再生基层还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 赵圣琦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陈静云;陈淑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09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