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由于普通汽车照明光照射距离不远,驾驶员视距较短,缩短了司机的应急反应时间,使得驾车危险性大大增加。为此,开发新型汽车红外夜视系统已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针对目前市场上的夜视系统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抗干扰性能较差及传统主动式夜视系统的不足,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图像信噪比高、性价比高、适用性强的主动式红外偏振激光夜视成像系统。
本文主要研究特色及创新点如下:
1.采用激光、偏振光、光学滤波以及调制等多种技术集成,研制成功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图像清晰度的高性能主动式红外偏振激光夜视成像系统。
2.基于偏振消光的原理,采用偏振光成像技术有效消除了迎面汽车同类夜视系统光源的影响,解决了会车时同波长激光干扰这一至今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获得了清晰图像,并申请发明专利《主动式红外偏振激光夜视成像仪》(公开号:CN1975550A)。
3.利用普通CCD对红外808nm波长有一定的光谱响应特性,选用普通黑白CCD而非红外CCD,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
4.采用808nm近红外激光而非用普通光源或LED作为光源,有效提高了夜视系统的工作距离;经过理论计算与分析,将激光功率密度控制在安全阈值内,避免了所用激光对人眼的损伤,既满足了成像激光能量要求又符合激光安全国家标准。
5.采用经调制的脉冲激光束产生特定频率的光电流成像而非直流成像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图像信噪比,并设计了专用的调制电路。
6.采用808nm窄带滤光片光学滤波技术,有效滤除了非成像波长的背景光及迎面车灯的强光干扰,进一步增强夜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成像质量。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三大类夜视系统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比较。
2.对主动式夜视系统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系统的光源、迎面光照影响、震动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3.对主动式夜视系统进行光学仿真设计,确定扩束系统的参数后进行实验分析,验证了偏振消光的可行性,成功实现了夜视系统的夜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