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驾乘环境系统的汽车设计
论文题名: 基于城市驾乘环境系统的汽车设计
关键词: 汽车设计;驾乘环境;道路环境
摘要: 本文首先运用人因分析的新理论分析城市驾乘环境,指出汽车行驶过程是“人”、“车”、“道路环境”三者相互不断协调、配合的过程。系统中三个环节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错综复杂;提出“人-车-道路环境”一体化设计概念,即以系统的观念来思考“人”、“汽车”、“道路环境”的设计。随后文章阐述了实现“人-车-道路环境”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意义:能够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和心理需求;能够实现“人-车-道路环境”的最优组合;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车-道路环境”系统安全;能够加强城市的整体感,凸显城市的内涵。再对国内外相关概念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对比,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人-车-道路环境”建立评价体系的技术可行性。 在第三章,文章以系统的角度来探讨汽车设计的方法。分析“人”、“道路环境”的各个因素与汽车设计的联系,研究如何通过改进汽车外观、结构以及汽车安全技术,来改善“人-车-道路环境”信息传递速度和指令执行速度;研究汽车的外型和色彩,让它既符合人的生理视觉原理,又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研究汽车的外形和色彩,如何与道路环境和谐统一。 在汽车外形方面,本文考虑了人的心理、人的视野、道路尺度、路面条件等几个主要因素;在汽车色彩方面,考虑了色彩心理,道路景观等几个要素;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列举了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最新发明,并分析了它在“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信息桥梁”作用。 在第四章,作者以自身在此领域的研究,对武汉城市出租车“富康”进行了二次开发。把握“以人为中心”原则,以“人-车-道路环境”一体化作为出发点和目标,先确定初步设计外形方案;然后根据汽车外形创新,考虑相应的结构创新:再通过对武汉城市色彩的分析,确定了车身色彩方案:最后,本文基于汽车安全技术的新发明,研究如何建立一个智能集成系统,能够架起“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信息桥梁,同时对这个智能集成系统的外观表现提出了方案。
作者: 罗建华
专业: 设计艺术学
导师: 潘长学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