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当前,石油资源供应紧张、优质沥青价格飞涨与我国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短缺,历史欠债问题严重的矛盾让我们在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应用上举步维艰。权衡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减薄罩面层厚度似乎成了一个唯一令人满意的选择。该项技术一旦推广成功,将缓解我国公路投资压力,加快我国高等级公路升级改造的进程,改变我国高速公路大修养护的格局,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科技的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关于薄层沥青路面结构层,主要是指新建或旧路改造过程中设置的抗滑磨耗层。按薄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厚度,可将其分为三种,即薄沥青混凝土罩面层25mm~30mm,很薄沥青混凝土罩面层20mm~25mm,超薄沥青混凝土罩面层15mm~20mm。沥青混凝土罩面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改善沥青结构层的水稳性以及减少和防止反射裂缝。因此,围绕着防裂阻裂这个主题国内外道路工程界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结合“肇庆市321国道沥青混凝土薄罩面层”项目,运用BISAR程序对罩面层结构应力、应变、位移、能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研究了材料和荷载等参数变化对这些变量的影响。随后,分别对荷载型反射裂缝和温度型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此外,采用理论分析法,从设计理论,设计准则,设计参数等方面对薄罩面层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抗路面破坏要求的设计指标。最后,通过对印尼Superflex浓缩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进行室内试验并采用LASTIKA级配铺设试验路。通过对罩面层的路用性能进行跟踪,发现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