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航运事业也飞速发展,中国海运量迅速增长,大量船舶频繁来往于各大港口和海上交通要道,加之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港口数量与规模的扩大、港口设施与港口货物流量聚增、航运服务行业的繁荣等因素,都增加了航运管理的工作难度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捆扰,航行效率降低、海损事故增加、港口运作效率不高、发生事故救助效率低等,都成为航运部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伴随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数字地球、数字交通等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建设智能化的航运系统,改善海上交通,港口相关设施维护与利用的管理现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查询、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海事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当前海事部门普遍采用的基于关系数据库信息化系统没有的特点: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直观显示重要的统计分析、专题信息,同时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与预测以及空间推理和决策。此外,海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如在港船舶位置、港口码头位置、污染应急设备分布等都可以跟空间地理位置相关联,因此引入空间信息处理和GIS技术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以港口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为出发点,通过一个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开发为实例,对地理信息系统在航运管理方面应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其中电子地图数据的显示和港口相关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