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扎墨公路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沿线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对西藏自治区扎墨公路的区域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影响公路沿线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坡高与坡角、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震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大。本路段28个典型岩质边坡结构面以Ⅲ级显现结构面为主,块状结构是该区边坡的主要结构类型。采用CSMR法对这28个典型岩质边坡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得到的结果以Ⅲ级基本稳定为主。根据扎墨公路岩质边坡的岩性特征、岩石风化程度、不连续结构面的特性及变形破坏情况等,将沿线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分为5种即:崩塌、平移滑动、楔形体破坏、圆弧形滑动和倾倒破坏,其中以圆弧形滑动为主,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变形破坏的原因和形成条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28个岩质边坡的稳定系数进行了计算,得出边坡在天然状态下以稳定性差为主;在天然状态加Ⅸ度地震烈度作用下以稳定性差的为主;在饱水状态下以临界稳定为主;在饱水状态加Ⅸ度地震烈度作用下以不稳定的为主。
本文以K104+590~K105+700(BP15号)段岩质边坡为详细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模拟计算得到其天然状态的稳定系数为1.170(Bishop法),说明该边坡处于蠕滑状态;饱和状态的稳定系数为0.952(Bishop法),边坡为失稳状态。模拟了该边坡的位移、应力和应变情况,得出边坡最有可能是从坡顶到坡体内部的压破坏,再由坡脚部分剪出的破坏模式。最后依据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稳定性评价结果,对该边坡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