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深水群桩基础沉降的多尺度监测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深水群桩基础沉降的多尺度监测技术研究
关键词: 群桩基础;基础沉降;多尺度监测;微压传感器;桥梁工程
摘要: 苏通大桥桥位区河床松软覆盖层厚约300m,主桥群桩基础由131根直径2.8m、长117m的钻孔灌注桩组成,桩距与桩径比仅2.29,可能存在的群桩效应使得其沉降很难预测。桥位区江面宽达6km,主桥群桩基础没有就近的稳固的沉降观测参照点,尤其是潮位产生的约200MN的浮力变化使得群桩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更加困难。本文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一“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和“苏通大桥索塔地基基础稳定及安全监测”,在系统阐述桥位区地质条件、群桩基础组成结构和施工过程的基础上,基于多尺度监控理论,以主桥北索塔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下工作: (1)深入研究高精度微压传感器技术、静力水准观测技术、剖面沉降观测技术和D-InSAR沉降监测技术,进行多尺度监测技术的综合集成,提出超大型深水群桩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成套实用监测技术。 (2)针对复杂水文和气象环境产生的强烈噪声,在深入分析剖面沉降仪和静力水准仪观测数据以及噪声特点的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选用具有紧支集的正交db4小波对实测数据进行小波分层去噪处理。 (3)针对静力水准观测技术与剖面沉降观测技术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开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以获取更精确、更精细的群桩基础沉降过程和不均匀沉降。在数据融合时,考虑了不同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度差异,利用权的最优分配原则进行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 (4)结合大桥自身的永久散射特性和在桥位区重点监测部位架设的CR,对桥位区的SAR数据进行“二通”模式的D-InSAR处理,初步得到不同施工阶段索塔群桩基础的沉降情况。
作者: 张宁宁
专业: 地质工程
导师: 陈志坚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河海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