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泥石流是天山公路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在泥石流研究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小波分析、GIS等方法,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天山公路工程地质病害研究]专题二一泥石流研究,对新疆天山公路泥石流病害的类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首先,对泥石流的环境(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土壤、人类活动影响)条件进行分析,泥石流的产生是这些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泥石流的活动历史,研究了泥石流的成因、分类及分布规律。该区域泥石流的类型复杂多样、分布广泛。全段155条泥石流沟,其中坡面泥石流34处,沟谷泥石流121处,重点编目泥石流沟12处。
泥石流的形成与发生,需具备基本条件(松散固体物质、充分的水体、地形等三要素)与促发条件。调查中发现暴雨型泥石流,冰川-暴雨型泥石流比较典型。笔者重点研究了降雨、温度、风向等气象参数对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以研究区域泥石流暴发的长期降雨资料为基础,定性、定量分析了前期降雨和短历时雨强等降雨指标与泥石流形成的内在规律。分析出典型泥石流爆发前后主要气象要素(降雨、温度、湿度)随海拔变化特征,绘制典型泥石流爆发前后的温度、湿度、风速随高度变化3要素叠加图。分析了不同研究路段的降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泥石流暴发的关系。提出了天山公路各段临界雨量预测模型,建立天山公路各特征区暴雨泥石流临界雨量模型.
另外,通过分析公路沿线泥石流形成与降雨的关系,并借鉴己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天山公路沿线最大降水量设计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