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行人交通在大城市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行人交通问题突出,现实表现为行人利益受损,规划表现为对弱者的忽视。为了改善行人交通环境,保障出行便捷安全,论文由此展开大城市行人交通设施系统规划方法的研究。
首先,论文从交通效率、服务质量、社会公平三个层面梳理影响行人设施需求的因素,总结行人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剖析缘由。比较行人设施需求模型,推荐步行密度直接推计法,并探讨其适用性。考虑城市人流的产生与分布,分别分析城市干道、中心区和居住区三方面的行人设施需求;并研究各种行人设施的特性和适应性。
其次,从微观个体步行行为和群体行人交通流两个方面总结行人交通行为与心理特性;总结行人交通调查方法,结合南京市湖南路商业中心区的调查和系统调研,分析论证行人交通流与行人设施的关系。研究行人设施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从行人设施与城市干道、中心区和居住区的关系角度探讨行人设施特性。
再次,从步行系统模式入手,提出“线、面、点”结合的行人交通设施系统规划方法。“线”上,研究城市干道的人行道布置、人行横道的设置与宽度确定、人行立交的布设与取舍,并结合杭州天目山路过街设施规划应用研究。“面”上,研究中心区人行道设置标准、商业步行街区模式与规模、指示系统以及行人设施与公交系统的衔接,并以湖南路商业区行人设施系统规划做实例应用;同时,在居住区道路规划基础上,从控制行车速度、控制交通流量、管制路边停车三方面研究居住区“人车共存”的主要措施。“点”上,优化道路二次过街的处理、安全岛的设置和路面元素的应用,完善出入口通道设施和楼梯、台阶、坡道的行人交通设施,设计无障碍设施与运用交通语言诱导。
最后,分析行人交通设施服务性能,从交通效率、服务质量、社会公平三个层面构建行人交通设施服务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选评价方法,选用多层次一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