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列检作业生产力布局理论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列检作业生产力布局理论研究
关键词: 货物列车;技术检查;列检布局;货车运用
摘要: 为了保证货车运用安全,在车辆走行一定距离后,车辆部门会利用车站作业时间对货物列车执行技术检查作业,这项作业在全路的安排是通过列检布局来实现的。从宏观战略角度来看,列检布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列检所保证区段长度的确定,列检作业模式的选择,作业范围的确定等等。列检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运输效率,但是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列检布局工作中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结合铁路跨越式发展时期的列检布局改革,对列检布局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文中的创新之处有: 第一,定义了列检布局的内涵,避免了将列检所的设置与列检所的具体作业安排混为一谈。 第二,本文提出了利用列检所货车运用统计数据进行货车运用可靠性分析的新思路。定义了新的数据类型——定时分组随机截尾数据,并给出了其指数分布和威布尔分布极大似然估计的EM算法求解。研究表明,二参数威布尔分布形状参数β=1(即退化为指数分布),故建议今后的列检布局研究工作中,评价货车运用可靠性时可认为货车故障发生服从指数分布。文中定义了货车运用可靠性评价的指标法,简便易学,非常适合铁路现场使用。 第三,定义了新的列检作业模式分析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作业管理理论进一步分析列检作业模式,提出了适应铁路生产发展需要的柔性作业模式,建立了新的列检作业模式分析框架。 第四,本文提出了列检所类型划分的模糊聚类模型和列检所类型的模糊识别模型。列检所类型有两大类:主要列检所和一般列检所。列检所载体的类型相应的可以分为三类:①设置主要列检所的车站;②设置一般列检所的车站;③不设置列检所的车站。本文以车站货物列车日均到发列数、货车日均出入总辆数等生产性指标作为车站设置列检所类型的划分依据,采用传递闭包法对列检所类型划分进行聚类分析,规范了列检所类型划分方法。 第五,本文建立了列检效率指数评价的DEA模型,提出了用列检布局有效性指数评价列检布局有效性的方法。列检效率是列检资源投入与实际有效产出的对比关系。通过列检效率DEA模型分析发现列检人员投入对货物列车正点率影响最大,对技检时间利用率的影响次之,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最小。这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是由技检作业时间标准确定下来的,不受列检人员投入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文中方法得出的列检布局有效性指数评价结果与铁路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能比较好地反映列检布局与列检作业需求的匹配变化情况。说明本文提出的列检布局有效性评价方法是有效的。
作者: 刘智丽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胡思继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