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 城市停车管理;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总体框架;逻辑结构;控制模式;停车选择模型;停车泊位预约
摘要: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Parking 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PGIS)是提高城市停车管理水平、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依托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大中城市交通缓堵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及示范(编号:BS2004005)”,借鉴国内外已有的PGIS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成果,本文深入研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PGIS规划设计方法和关键基础理论,可为大城市PGIS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首先从PGIS的功能分析着手,提出了PGIS的总体框架和逻辑结构,确立了整个系统的控制模式,明确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发布等子系统的功能设计。 停车泊位变化趋势的准确预测是PGIS的基础理论之一。通过停车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了停车场有效泊位占有率(指正在开放的停车场内未被车辆或其它物品占用,可以用来停放车辆的停车泊位数占停车场总泊位数的比例)的短时变化特性,并据此提出采用小波分析-加权马尔可夫滚动预测方法对有效泊位占有率进行短时预测,随后通过实例验证了上述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对于出行前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了停车选择模型和停车泊位预约实时决策方法。通过停车行为特征调查和停车选择过程分析,确定了影响停车选择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道路交通状况、停车泊位的时变特性和用户的个性需求,建立了两阶段多目标停车选择模型,以帮助驾车者在出行前选择目的地停车场。将收益管理的理念引入停车泊位预约系统,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停车泊位预约实时决策方法,帮助系统实时在线决定是否接受泊位预约申请,使得在最大程度满足停车者需求的基础上使停车场的收益最大。 对于出行中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了基于停车诱导标志的群体诱导方式。根据分区分级的群体诱导策略,将停车诱导标志按信息发布的层次分为四级,并着重研究了各级停车诱导标志的布设位置和显示内容的确定方法。在停车诱导标志的布设位置确定方面,一级、二级、四级停车诱导标志的布设位置较为固定,故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确定。三级停车诱导标志布设位置选择较多,易造成信息重复,定性分析方法不能达到最佳诱导效果,为此,以分区内所有三级停车诱导标志的效用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停车诱导标志的最优分布模型。在停车诱导标志的显示内容确定方面,提出了各级停车诱导标志的版面结构,并对泊位状况显示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充分发挥停车诱导标志的诱导功能并避免由于群体诱导而产生新的局部拥堵,在综合考虑停车诱导标志在路网中所处位置、停车诱导率、道路交通和停车泊位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以分区内所有停放车辆到达停车场的车公里数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停车诱导标志泊位状况显示优化模型。 对于停车场内部诱导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了最优泊位选择模型。在总结国内外微观泊车行为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揭示了停车场内泊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各影响因素视为泊位的多项属性,提出了基于灰熵的多属性选择模型,可帮助系统实时地为停车者提供最优泊位选择建议。 此外,从中宏观的角度出发,结合PGIS特点,分析了PGIS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PGIS的评价方法。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将PGIS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成本指标体系、效益指标体系、技术指标体系。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对PGIS进行成本效益评价;结合数据包络法(DEA)和粗糙集理论,提出了基于DEA的粗糙集PGIS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以南京市湖南路商业区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规划理论进行PGIS规划设计。在详细分析湖南路商业区的用地特征、路网特征和停车场分布等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PGIS各子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
作者: 季彦婕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邓卫;王炜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0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