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贝氏体灰铸铁汽缸套生产工艺基础研究
论文题名: 贝氏体灰铸铁汽缸套生产工艺基础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灰铸铁;等温淬火;温度场;汽缸套生产;数值模拟
摘要: 本文通过对浇注后冷却速度的控制,探讨普通灰铸铁在铸造后直接获得以贝氏体为主的混合基体组织的灰铸铁的生产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离心铸造温度场和铸件等温淬火过程以及空冷时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铸件铸造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做出分析,认为铸件冷却到700S时开箱进行等温淬火。上述研究为贝氏体灰铸铁汽缸套的工业化生产研究提供依据。现将主要研究成果陈述如下: 1、通过对普通灰铸铁等温淬火工艺的研究表明:本文实验采用的普通灰铸铁经860℃保温2h,然后在300℃的低温盐浴炉中等温淬火1.5h后,可以使普通灰铸铁的基体获得以贝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分别提高了2倍和3倍。硬度由原来的HV96提高到HV196,冲击韧性由原来的1.069J/cm<'2>提高到3.452J/cm<'2>。 2、对普通灰铸铁铸造后直接进行等温淬火的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表明:普通灰铸铁铸造后直接在300℃进行等温淬火1.5小时,其基体可以获得以贝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未经等温淬火和经过等温淬火试样的抗拉强度和HB分别由236MP和HB183提高到284MP和HB224。 3、通过对气缸套离心铸造过程以及出型后冷却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缸套在型内冷却到出型温度850℃所需要的时间约700S,并根据模拟结果绘制了铸件从铸造到室温整个过程中的连续冷却曲线。
作者: 汪振华
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
导师: 尹志新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广西大学
学位年度: 200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