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现代公路上的桥梁都要求具有很高的品质,即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能、较少的伸缩缝构造等,以提供高速、平稳、舒适的行车条件。简支梁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其存在着桥面开裂的隐患和波浪式行车表面的缺点,因而不能适应高速行车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于具有变形小、刚度大、伸缩缝少、行车平稳舒适、抗震能力强等许多优点,常常成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首选的方案,但目前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法,不能批量的预制安装。因此人们一直希望将简支梁的批量预制生产和连续梁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实现用梁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速度,同时省去繁琐的支模工序。这时结构体系转换施工(即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法应运而生,它兼具以上两种梁型的优点,正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小跨径桥梁理想的设计施工方案。
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方法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施工方法,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分析的问题。本论文主要采用梁/杆有限元和板壳、实体有限单元法,运用Doctor.Bridge v3.0、MADIS/Civil6.7.0 设计程序对此种结构体系各个施工阶段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对于结构体系转换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多跨梁中不同的湿接缝施工顺序的问题;临时支座拆除顺序的问题;后连续端负弯矩预应力钢束连接方式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如下的结论:湿接缝最好的施工顺序为对称施工,但在湿接缝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隔端施工的方法加快施工速度;临时支座遵循同样的规律;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新的连接方式切实可行对于传统的连接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
随着分析方法和手段的不断进步,更多对结构体系转换施工进行分析研究的理论会不断的涌现,方法更先进,结果更准确,在我们国家交通事业的建设中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