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小城镇群处于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网络化发展阶段,也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它的形成与发展是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中南和京津冀是世界公认的现阶段我国四大小城镇群密集地区,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小城镇群交通网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着小城镇群经济的新一轮腾飞,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小城镇群进行空间结构整合,促进小城镇群交通网络系统的优化己经势在必行。
本论文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小城镇交通与道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2003BA808A15-1)为依托,以小城镇群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收集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统计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践、规划研究与实证分析、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等传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立足于小城镇群形成的内在机理,基于小城镇群交通特征,详细分析了影响交通网络系统优化的内外因素;在深入分析小城镇群交通网络与其空间结构整合的一般规律以及交通网络系统合理配置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群交通运输通道布局规划的思路和流程;从小城镇群交通网络系统适应性角度出发,建立小城镇群交通网络系统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对珠江三角洲小城镇群进行了实例研究,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小城镇群的区域空间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成果以期能促使小城镇群交通网络系统在空间发展序列上的完善和优化,进而推动小城镇群交通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