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正式开港,这不仅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还将使国际航运格局因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出现而重新“洗牌”。同时在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新一轮的交通规划将以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和集聚作用为目标,着重拓建和改善集装箱的集疏运方式,公铁水各种运输通道将有较大的改善,因此本文研究上海市的集装箱集疏运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以上海经济飞速发展和洋山深水港的运作为背景,以“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分析”课题为依托,以综合运输为理论指导,以系统最优为最终目标,以可拓聚类法为预测方法,以最大熵原理模型为分流工具,以未来集装箱的生成量和公、铁、水多种运输方式为研究对象,立足上海市,充分发挥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的集疏运的作用。
本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概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论文研究所涉及的交通分配理论进行了综述,最后给出了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第二章介绍了上海市主要的几个出货点至各出口加工区的基本情况,并对箱源地经济发展与集装箱运输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先收集了上海各区的有关数据,接着运用可拓聚类预测对上海市国际集装箱生成量进行了预侧。第四章阐述了“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上海市集装箱运输系统构成。首先介绍了集装箱航线规划(洋山港区开港前后集装箱航线调整计划)、后方集装箱运输通道规划(公铁水规划),其次介绍了上海港两大港区——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港区的有关情况;最后对各出口加工区至外高桥港区、洋山港区和两港之间的公水路径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上海市市内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分别对各出口加工区至外高桥港区、洋山港港区和外高桥港区至洋山港区的集装箱集疏运方式、路径及其流量进行分析,运用最大熵原理对其路径进行logit配流。第六章结合实地调研和和收集得到的资料,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