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平顺性也称舒适性是指保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汽车行业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已形成了国家标准。而摩托车行业在平顺性方面研究还较少,至今形成的具体成果不多。本文围绕摩托车平顺性评价试验展开,通过大量试验来分析摩托车平顺性的特点,以完善初步建立的摩托车平顺性客观评价方法,还提出了摩托车平顺性主观评价方法,建立了主客观值之间的联系。
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立的摩托车平顺性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对国际标准ISO2631《关于全身振动评价指南》、国际标准ISO5349《人体承受手传振动的测量和评价指南》以及人体振动评价相关的研究成果建立起来的,参照了GB/T4970《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及油锯等手传振动的国家标准。
基于该评价方法,搭建了摩托车平顺性便携式测试系统。它以PC为硬件平台,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由传感器、信号放大调理部分、数据采集存储器、便携式计算机和分析程序组成。该测试系统可以脱机采样、存储,联机后完成数据后处理。
参照初步建立的摩托车平顺性客观评价方法,利用平顺性便携式测试系统,在摩托车台架、道路上对多款摩托车进行了多次试验。分析了摩托车的实际振动特点,发现摩托车振动的频率范围较宽;发动机的高频激励和路面的低频激励都很重要,但个体差异较大;平顺性试验中摩托车左右方向的振动较小,可忽略。通过对摩托车振动实际特点的分析,对原评价方法进行了完善,扩大了座位处的频率分析范围,实际测试中可以忽略左右方向的振动,便于测试系统的硬件实现。
论文还建立了摩托车平顺性主观评价方法,采用五级指标评分,对数十名驾驶员、数辆摩托车进行了摩托车平顺性的主观评价调查,初步探讨了客观评价值和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摩托车平顺性客观评价方法能较好地与人体的主观反应吻合,结合主观、客观评价方法,可以更科学地评价摩托车的平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