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CT实时观测的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CT实时观测的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裂纹扩展行为;CT实时观测;破裂模式;细观损伤分析;分维数
摘要: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多而复杂,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并随着施工技术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现象有所改善,但沥青路面开裂这一病害仍未能根除。沥青路面的开裂破坏无不与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息息相关。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显著影响着沥青路面的寿命、维修和养护成本。 解决路面开裂问题的关键是:要对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的破裂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荷载作用下裂纹的萌生、传播,揭示其扩展机理,分析各设计要素对其寿命的影响。这对于对提高沥青路面结构抗裂性能,优选沥青混合料,改进现有的路面设计方法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限于试验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局限,目前仍然无法实时观测到沥青混合料内部裂纹演化过程,对其断裂破坏机理和裂纹扩展行为仍不清楚。基于此,本文利用SIEMENSSOMATOMplus型X射线螺旋CT机和多功能试验装置,以AC20、SMAl6、ATB25混合料为试验研究对象,在单轴应力状态下,进行了沥青混合料压缩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特性和裂纹演化实时CT动态观测,这将为剖析混合料裂纹演化行为、断裂破坏物理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有益的结论: (1)在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沥青路面开裂破坏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沥青混合料的应力应变特性与其内部裂纹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沥青混合料裂纹扩展行为的研究应该从细观层次来开展是较合适的,这也为从CT细观尺度来研究混合料中裂纹扩展行为打下了基础。 (2)进行了混合料压缩破坏过程的CT图像和CT数分析。压缩过程试件密度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CT数的变化,通过CT图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试件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并可由此判断其破坏模式及应变特性。空隙在损伤演化中的作用和影响比较显著,对试件的变形起着控制作用。加载速度影响着混合料内部裂纹的扩展速率和发育程度。加载速率快,试件初期压密程度高,加载速率慢,裂纹发育充分。温度显著影响混合料的极限强度和裂纹扩展行为,在低温条件下,试件裂纹发育缓慢,分叉和次生裂纹现象较少,只是在紧接极限强度阶段才有明显的裂纹扩展,体现了混合料的低温脆性性质。试件破坏时截面全区贯通裂纹数量相对较少。 (3)结合CT试验数据,进行了混合料细观破裂模式研究。推导出了在混合料内部裂纹在压缩应力状态下尖端应力场的分布模式,并结合用CT方法试验方法,建立了混合料内部裂纹的扩展破裂模型。提出了基于CT数的混合料破坏过程任意时刻空隙率算法。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混合料裂纹的扩展是与空隙率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空隙率越大,分支裂纹就越长,分支裂纹越长,裂纹就更加容易扩展破坏。 (4)借助于等值线原理,对混合料损伤演化细观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混合料CT数等值线进行了几何分析和空间分析,发现内部CT数等值线与外部同值等值线的连通可以作为启裂位置和损伤产生的判据。 (5)通过对CT数与体积应变的关系分析,认为体应变为零的应力阶段对应的损伤值可作为损伤门槛值的参考点,对应的应力值可作为设计采用的最高值,大于该应力则有可能开裂破坏。 (6)运用分形几何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试件内部初始损伤及裂纹扩展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形描述并计算了损伤分维数。结果表明,分维数随着损伤的演化发展逐渐增加。
作者: 谢涛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邱延峻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