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以1999年1月~2005年6月发生的RTI资料为基础,对其发生现状、分布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疾病经济损失作初步分析,并就如何预防控制本地区的RTI事件提出可行性意见。
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以宁波市11个区(县)1999年1月~2005年6月发生,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录入宁波市交通警察支队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的所有道路交通伤害事件的事故责任人和受害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内容为当地社会经济总体情况、RTI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资料、事故责任人资料、事故受害者资料及经济损失情况等。
由专门人员输入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分析过程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RTI的分布特征研究,对1999年~2005年RTI的人群、时间、地区等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第二部分为RTI发生原因分析,对RTI各类指标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其与各相关因素间的联系;第三部分为RTI损失的估算,主要指标有:直接经济损失、潜在寿命损失年、提早死亡经济损失、误工费及医药费等。统计学分析方法主要采用趋势性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圆形分布分析、频数分布的拟和优度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等。
结果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宁波市共发生RTI50232起,死亡5498人,伤28218人,直接经济损失27041万元;平均10万人死亡率(levelofpersonalsafety,LPS)15.68/10万,平均逐年递增7.6%(P趋势=0.002),平均万车死亡率(leveloftrafficsafety,LTS)13.62/万,平均逐年递减5.5%(P趋势=0.087),机动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并逐年递增10.87%(P趋势<0.001),伤亡比为5.13∶1,男女死亡性别比2.22。
通过圆形分布分析,RTI的发生、死亡及受伤情况的时间分布多呈聚集性,一年中在6~12月高发(Z发生=7.24、Z受伤=235.90、Z死亡=15.72,P<0.05),一天中在8:00~21:00多见(Z发生=4453.80、Z受伤=2113.22、Z死亡=274.80,P<0.05);比较人群分布情况,无论是责任人还是受害者,RTI多发生在20-45岁年龄组,同时受害人年龄分布还表现出另一极:65岁以上死亡人数与31-35岁年龄组并列第一;驾龄在1年内者RTI的发生及伤亡指标均较高;个体驾驶员是主要肇事人群,受害者则以农民、流动人群和儿童等弱势人群为主;RTI多发生在男性(U责任人=0,P责任人=0.002;U受害人=2,P受害人=0.004),但女性致死率显著高于男性(x2>40,P<0.001);综合死亡率(mortalitycoefficient,MC)及LPS指标以北仑、镇海较高,海曙、江东及象山较低;海曙、江东的LTS较低,宁海、北仑较高;各地区的致死率多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余姚、慈溪较高(x2=604.41,P<0.001)。
比较发生RTI的原因,本调查发现机动车驾驶员引发RTI的主要原因是不按规定避让及纵向间距不够,占所有原因的45.5%,而违章装载、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及超速引起的RTI虽然数量不多,但致死率却显著高于其他原因(x2572.95,P<0.001);从非机动车驾驶员方面分析,抢道行驶是引发RTI伤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突然猛拐及违章穿行机动车道;行人发生RTI最常见的原因是违章穿行机动车道,致死率达43.81%,跨越隔离栏引起的RTI数量不多,但致死率最高,达50.0%。最常见的车辆原因是爆胎(占发生次数的48.4%),小型汽车是RTI中常见的车型(占发生次数的55.7%)。从交通环境方面分析,发现在路况、天气环境因素等较好的情况下RTI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经偏相关分析,RTI的死亡人数与GDP、机动车数量及人口数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本地区由于RTI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ofpotentiallifelost,YPLL)、潜在工作时间损失年(workingyearsofpotentiallifelost,WYPLL)和潜在价值寿命损失年(valuedyearsofpotentiallifelost,VYPLL)有逐年增加的趋势(P<0.05),由于RTI死亡者三项指标平均每人减少33、27、23年,21-50岁人群的三项指标损失均占了7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呈逐年下降态势(P趋势=0.018),但疾病经济负担却逐年上升(P趋势=0.002),后者是直接经济损失的8.9倍。
结论本次研究通过较大时空范围的横断面调查,分析了宁波市近期RT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生原因和经济负担。
1、总体情况随着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本地区RTI水平逐渐上升,LPS、LTS指标变化趋势与全国相似,但指标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交通安全水平(LTS)较差。
2、三间分布特点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表现出RTI与经济活动的相关性,即在经济活动活跃的时候(6~12月、8:00~21:00)或地区(北仑、镇海、鄞州等),RTI发生较多;人群分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年龄、性别及职业上,表现出与社会分工及生理特征的密切相关,从责任人方面看,男性、20~45岁、5年以下驾龄、个体驾驶员是发生RTI的主要人群,受害人年龄分布则表现为两极:65岁以上死亡人数与31-35岁年龄组并列第一,男性伤亡数高于女性,但致死率以女性为高。
3、发生原因在人-车-路三个环节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更是重中之重。本调查发现引起机动车RTI的主要原因是不按规定避让及纵向间距不够,但最危险的却是违章装载、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及超速。抢道行驶、突然猛拐及违章穿行机动车道是非机动车驾驶员引发RTI伤亡的主要原因。行人发生RTI最常见的原因是违章穿行机动车道,最危险的行为是跨越隔离栏。车辆原因所占比重相对不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不容乐观,尤其是爆胎和机械故障应引起驾驶员重视。
从交通环境方面分析,在路况、天气环境因素等较好的情况下,反而容易引发RTI事件,这从另一角度反证人的安全意识是最好的防范措施。
4、疾病经济负担本地区RTI的疾病经济负担已处于较高水平,且还在逐年上升,这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加强RTI的防制工作,减轻疾病经济负担势在必行。
5、防制措施针对本地区RTI现状,提出以下措施:(1)对不同交通参与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2)重视道路安全设计,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3)改革驾驶员体检制度,开展身心职业适应性评价,并作为发放驾驶执照的依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