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论文题名: 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
关键词: 城市客运;换乘枢纽;交通网络;规划布局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现有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国内外发展经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规划布局、客流量预测、配置设施规模、交通设计以及换乘效率评价方法等六方面开展研究,以期推动和完善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的规划设计理论。 在对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城市交通体系及枢纽自身规划建设两个层面出发,总结了我国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结合国外发展情况及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模式的发展方向,研究探讨了我国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对外客运换乘枢纽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在规划布局中的特点,以城市客运换乘枢纽宏观布局形态为基础,分别探讨了城市对外客运换乘枢纽及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在布局选址中的影响因素、规划原则、程序及方法,建立了模糊灰关联及交替选址联合应用的对外客运换乘枢纽选址规划模型和分级标定的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选址规划模型,提出了两类枢纽的规划布局方法。 通过对换乘枢纽车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及换乘枢纽客流生成区域的研究,提出了客运换乘枢纽合理区及影响区的概念并对二者范围的确定进行了探讨。在充分考虑城市用地及城市交通网络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系统、全局角度出发,应用遗传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历史数据的单体换乘枢纽客流量发生预测模型;并在将客运换乘枢纽纳入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情况下,对其客流量生成预测、交通阻抗、OD矩阵变换、交通方式划分预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客运交通方式分担率宏观优化模型和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换乘方式选择模型;最后,结合换乘枢纽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枢纽站点的多路径-容量限制分配模型并对枢纽客流集散量与换乘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在研究了枢纽客流集散量及换乘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枢纽周围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以集散客流及换乘客流为研究目标,分析了对外客运换乘枢纽站场类设施及步行所需的规模,深化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中站场类设施、集散类设施及通道类设施规模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常规公交换乘枢纽的站场规模、自行车停车场规模及社会车停车场规模的计算方法。 在枢纽客流需求及规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外换乘枢纽交通设计的经验与启示,对城市对外换乘枢纽及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的交通设计方法进行了理论及实践探讨。深入研究了常规公交间、常规公交与其它交通方式、轨道交通间及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换乘设计方法;提出了铁路客运枢纽中以公交换乘为重点及以公交换乘和综合开发为主的两种设计方法;结合航空客运枢纽及公路客运枢纽各自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其换乘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通过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选取指标的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建立了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布局方案以及交通设计方案的换乘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次提出了各级别的指标分值;根据AHP法、多目标灰关联法及DEA方法三种数学方法在评价中应用的异同,提出了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评价方法,并运用其对沈阳市的六个对外客运换乘枢纽站进行了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 葛亮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王炜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0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