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论文题名: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关键词: 公路交通;景观设计理论;景观序列;路侧空间形态;同向曲线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及生活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的出行不再是单单满足于空间的转移,而是要求在出行的同时能体会到轻松的感觉。为此,公路建设尤其是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在注意道路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的同时,要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把公路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本研究即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旨在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改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研究在综合交通工程学、园林艺术学、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本着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首次明确提出了公路景观设计理论并界定了其含义,构建了该理论的框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层次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公路景观问题,奠定了基石。在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框架内,本论文在介绍了公路景观设计原理后,重点研究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公路景观序列。多段式的景观序列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而成熟的应用,目前有些设计者把这一序列模式套用在公路景观设计中。本研究在比较了公路景观与园林景观的异同后,认为把多段式的序列模式应用在公路景观的设计中是不合适的,提出了全新的适用于公路景观设计的“张弛式”序列模型。在分析顺直路段景观小区和司乘人员的视觉心理特性后,提出了顺直路段单一景观的合理长度。 第二,路侧结构物空间尺度及距路边合理距离的关系。公路周边的空间形态对司乘人员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次把常用于建筑学和行为艺术的实验法引入到交通工程领域,应用动态实验和实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路侧结构物空间尺度以及距路边合理距离的“半银杏叶”模型,从而首次得出路侧结构物尺度及其距路边距离的关系,可以近似认为:结构物距离路侧50m以内,其大小对人高度敏感;距路侧50m~100m时,对人比较敏感;距路侧大于100m时,敏感性较差。 第三,公路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公路线形在公路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指标。《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提出,对于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公路,这一长度为6V,理由是如果小于6V的长度,看起来会像反向曲线,即“断背”曲线。然而,对不同等级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V有不同值,随之这一长度会变化。但是“断背”的视觉效果只能是某一确定的范围,而不是变化的,因此《规范》给出的指标值令人质疑。本研究通过连续观察同向曲线间不同直线长度的透视图,做视觉实验,得出结论:对于前方通视的凹曲线路段,只有左转进入第一条曲线时才会有“断背”感觉,对于凸曲线甚至无纵坡路段则另当别论;提出基于视觉舒适度的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值,根据目前的实验条件,初步提出这一长度大约是500±30m。 本论文构建了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体系框架,并对其中具体问题建立了理论模型,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为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进一步推进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在理论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论文所得出的成果,尤其“张弛式”景观序列模型、顺直路段单一景观段的长度以及路侧结构物空间形态关系的“半银杏叶”模型可直接应用于公路景观工程,这对于指导工程实践,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 魏中华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任福田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 200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