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中小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题名: 中小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关键词: 换乘枢纽;换乘站;城市交通;客运交通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城市数量规模发展迅速,以2003年为例,在660座城市中,中等城市及小城市就分别占了18.2﹪和 63.8﹪,规模相当可观。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处于城镇体系中端环节的中小城市,虽普遍具有紧凑型的功能混合的内部组织结构布局,城市交通问题没有(特)大城市突出,但近年来中小城市跨越式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乡联系紧密,市场作用下土地功能置换引发城市规模和布局的不断变化,这些因素都促使目前外不联、内不通、功能脆弱的中小城市客运体系进行变革,本文基于此种背景对中小城市客运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对中小城市城市发展概况、城市交通发展将要面临的背景形势进行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对中小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道路系统特征及交通工具构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中小城市的客运体系特征构成。 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城市客运体系存在的问题,基丁中小城市发展理念探讨中小城市客运体系未米的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中小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根据一体化思想的内涵,指出中小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认识层面、决策层面、管理层面、运营层面构建出中小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系统架构,分别对四个层面的具体涵盖范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然后,在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客运交通站点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山以功能差异而不是简单等级划分来界定客运场站的概念涵盖,并在总结客运场站未来功能日益综合化、多样化新趋势基础上,将一体化客运发展模式下的客运场站划分为“换乘中心”、“换乘枢纽”、“换乘站”、“换乘点”四个层次。结合中小城市客运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了“换乘枢纽”布局选址的理论模型,对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算法进行了全面地论述:利川系统聚类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确定了“换乘站”宏观布局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系统介绍了这种宏观布局方法的运用过程;在分析中小城市“换乘点”具体选址依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换乘点”多种换乘衔接设计模式。 最后,针对中小城市客运网络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市域范围内客运线网的布局缺陷,阐述了一体化模式下客运线网的规划思路,提出了市域主骨架客运线网的布设方法,并简单介绍了常规公共客运线网的布局方法。
作者: 黄莉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李旭宏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0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