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组织生产的现代造船模式实质上是柔性化的流水生产线,是能带来高效益的生产模式.先进造船国家早在80年代,已建立并完善了以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为主导的现代造船模式,由此获得了造船高效益,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然而,我国船舶工业从国外引进现代造船模式理论,进而全面推进转模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何使转模由"形似"变为"神似",在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上取得更大的成效,是我国造船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现代造船模式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渊源、内涵、实质、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然后,以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基本原理为基础,探讨了作业成本法核算对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的影响,进而建立了作业成本法核算现代造船模式的造船成本费用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某造船企业下属的管子分厂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以效益评价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探讨了评价指标的综合处理方法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由此建立了基于无等级论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再次,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模型分别对现代造船模式和传统造船模式建造的船舶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它们的效益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当前我国造船企业推进转模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推进现代造船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