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海流作用下多立柱式Spar平台绕流流场与涡激运动特性研究
论文题名: 海流作用下多立柱式Spar平台绕流流场与涡激运动特性研究
关键词: 深水浮式平台;多立柱式Spar平台;涡激运动;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绕流流场
摘要: 油气资源在未来几十年中仍将占据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也日益增大,开发南海深水区域的油气资源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压力。Spar平台作为典型的深水浮式平台,由于其具有稳性好,垂荡小,不受水深限制以及良好的经济性等优点,能够成为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理想选择。本文所研究的新型多立柱式 Spar平台概念应用而生,其硬舱为四根圆柱方形阵列布置加方形中心井的形式,比传统的单立柱式Spar平台更易施工建造。
  Spar平台有着诸多优点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种特殊的困扰——涡激运动问题。Spar平台的主体为典型的钝体结构,当遭遇一定速度的海流作用时,主体上将会产生流动分离和旋涡脱落,进而引发较大幅度的垂直流向的运动。涡激运动会使得系泊缆和立管上产生较大的张力,对系泊系统和立管系统造成疲劳损伤,使得平台整体的疲劳寿命降低。由于多柱式Spar平台的各柱间会产生复杂的相互干扰,不同于常规的单立柱Spar平台或半潜式平台,因此对其开展相应的绕流和涡激运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平台整体的绕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平台主体形式的特殊性,在15°和30°来流角下,平台不再关于流向对称,此时平台所受升力的均值不再为零;除了升力和阻力作用外,平台还受到一定的力矩作用;平台各柱涡结构会在尾流侧汇聚,脱涡形式为单涡街。
  在研究平台整体绕流特性的同时,还发现各柱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干扰。平台的方柱部分尾涡发展受到下游侧圆柱的抑制,且30°来流角时一侧的流动分离规律不同于单方柱绕流。平台四圆柱部分中下游侧圆柱受到的升力波动幅值更大,上游侧圆柱在来流角较低时受到的阻力比单圆柱绕流时大,而在来流角较高时阻力小于单圆柱情况。
  采用拖曳水池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是不同来流角、不同流速下平台的涡激运动特性。通过对横荡运动、纵荡运动、水平面内运动轨迹、首摇运动、涡脱频率和水动力系数的分析,可得:在折合速度约为6~8范围内,平台横荡运动存在明显的“锁定”现象(0°来流角无侧板时“锁定”范围约为 Ur:7~10)。在0°来流角下较高流速时,减涡侧板对涡激运动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平台的运动轨迹近似与平台硬舱截面的对角线平行(0°来流角除外),这不同于常规的单立柱Spar平台。此外,试验中还观察到较明显的首摇运动。在“锁定”区间范围内,平台的脱涡频率不再随着流速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而是近似保持水平。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绕流流场角度,对平台的涡激运动现象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相较于平台固定绕流情况,由于平台约束变为了弹性约束,会在涡激力作用下产生涡激运动,平台的尾涡结构会偏向于运动的反方向。在较高来流角下,平台各柱的流动分离特性也会发生改变,分离位置和尾涡结构形式与固定绕流时有较明显的区别。
作者: 苏云龙
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导师: 杨建民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4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