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城轨列车自动调整系统模型与算法研究 |
关键词: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分析 |
摘要: |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各大城市的普及,大多居民在出行方式上更倾向于选择效率高、舒适度高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近几年来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已由CBTC制式代替了传统的TBTC制式,使得列车行车密度更大,运行间隔更短,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但同时也对列车的晚点容错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轨道交通列车在运行时通常都有既定的时刻关系,什么时间到达站台、停站多少秒、什么时间驶离站台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若因为一些随机因素使列车发生了晚点情况,很有可能会打乱列车间固有的行车秩序,造成运行紊乱,对列车运行效率以及乘客出行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如何能使晚点列车在不利影响范围尽量小的情况下恢复到正点运行已经变为城轨列车控制技术研究的一项热点。 列车自动调整系统(ATR)是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在处理列车晚点此类情况时能表现出突出的性能。ATR在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通过某种策略调整列车在各站的时刻关系让晚点列车能经过一定时间或是里程的运行后恢复到正点运营状态。而世界各大城轨系统的ATR调整策略根据不同的线路情况或是运营情况不尽相同,并且伴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化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列车运行间隔缩短,列车调整问题的难度也日渐增加,这些都赋予了列车调整问题新的研究意义。 本文首先针对列车晚点的原因、影响分析了基本的列车晚点调整手段然后通过讨论晚点后列车的各优化目标结合传统调整模型建立了改良的列车自动调整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整问题的难点与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DESA混合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案并对模型求解流程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最后论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的真实运营情况为实例背景建立了基于运行图的列车自动调整仿真平台与GIS模拟列车运行平台并通过模拟单车晚点与传播晚点两种晚点工况对本文提出的列车调整方案进行了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良的调整模型与DESA算法对于基于CBTC列车的晚点调整是切实可行并且具备优良的性能。 |
作者: | 杨展 |
专业: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导师: | 郭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5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