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适于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综合压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
关键词: | 高填方路堤;黄土填料;压实度;重锤补夯;工后沉降 |
摘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山西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规模迅速增大。由于地形、地貌复杂,使的这些地区高等级公路面临许多设计以及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再加上高等级公路线性指标要求高,使得高填方与深挖现象不可避免,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大量出现。现代交通运输具有大密度、高速度、重荷载的特点,现代交通运输对高填方路堤结构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改善高填方路堤的行车条件,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高填方路堤必须保持足够的平整度、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实践证明,按照高标准对高填方路堤进行压实,是提高路堤填料密实度,确保路堤具有足够强度与稳定性的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然而,传统的振动、冲击等压实方法在施工场地与工期的限制下并不能有效的对高填方路堤进行压实。故而需要更新压实技术、强化压实过程,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一种满足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技术,这对提高压实质量和压实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太原市太行路阎家峰路段为工程应用对象,提出并应用一种适于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的分层碾压与重锤补夯相结合的综合压实技术。首先通过室内土工实验分析黄土填料的击实特性、压实度、湿陷性与压缩性等性质;其次通过现场深层沉降监测等手段,研究横向典型断面与纵向典型断面总沉降量与填方体的压缩量的沉降变形规律;再次通过填筑高度相同而所处地形不同的两个断面的沉降变化规律来研究地形对综合压实技术作用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室内土工试验与现场沉降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高填方路堤黄土填料的压实特性、重锤补夯的强化机制及路基的综合压实效果。 室内土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层碾压后的土体在重锤补夯作用之后其压实度、压缩模量等得到进一步提高,且随填方深度呈周期性的半波式曲线变化形态。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的湿陷性已基本消除;现场沉降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高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量显著减小,与常规的分层碾压方法相比可减小沉降量20%以上,且路堤的工后沉降经过较短的时间就可达到变形稳定;工后沉降量以路堤沉降量为主,填方体的压缩量与高填方路堤总的沉降量很接近,下层地基的沉降量占路基总沉降量的15%以下;压实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U”型弧面,提高弧面处路堤填方体的压实度等相关参数。 |
作者: | 薛凯元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巨玉文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太原理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5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