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专利名称: 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
摘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及方法、电芯成组系统及方法、作业系统,其中,该电芯上料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输送线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控制第二输送线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控制第三输送线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控制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第二取料位和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能为自动兼容单/双排模组的装配提供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及空间利用率,简化控制逻辑。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福建;35
申请人: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凯;罗键;马宇航;吴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10-1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1322812.3
公开号: CN117068678A
代理机构: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大方;胡春光
分类号: B65G37/00;B65G47/90;B65G29/00;H01M10/04;H01M6/00;B;H;B65;H01;B65G;H01M;B65G37;B65G47;B65G29;H01M10;H01M6;B65G37/00;B65G47/90;B65G29/00;H01M10/04;H01M6/00
申请人地址: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新港路2号
主权项: 1.一种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设备和上料抓取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所述上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上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上料抓取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 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 所述第三输送线,用于:将流入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 所述第一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 所述第二上料抓取机构,用于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 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取料位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第四输送线、第五输送线和分流机构; 所述第四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五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分流机构相连; 所述分流机构用于:基于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贴胶机构,用于在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机构,用于在检测工位中,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 所述第三输送线还用于: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6.一种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用于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电芯成组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中的电芯、与第二上料区中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以及分布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 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的情况下,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 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加压位中,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对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料抓取设备,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所述上料位、所述加压位、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 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 第一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第二下料抓取机构,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将所述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10.一种装配模组的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之一: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系统; 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成组系统。 11.一种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一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一取料位; 控制第二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第二取料位; 控制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侧面贴胶工位进行侧面贴胶处理,并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第三取料位; 控制第一上料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一取料位抓取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中的第一上料区; 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 其中,所述目标取料位是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的,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用于一一对应成组,得到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第二上料抓取机构从目标取料位抓取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至所述上料位中的第二上料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所述目标取料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三取料位中选取所述目标取料位,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单排模组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二取料位作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在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的类型为双排模组的情况下,选取所述第三取料位作为所述目标取料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第四输送线将所述第四输送线上的电芯依次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线; 确定待装配的至少一个模组中单排模组和双排模组的数量配比; 基于所述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数量配比,控制分流机构将第五输送线上的电芯分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三输送线,包括: 基于所述数量配比,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模组的装配顺序; 按照所述装配顺序遍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并针对遍历过程中的每一模组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模组的类型,从所述第二输送线和所述第三输送线中选取第二目标输送线; 控制所述分流机构将所述第五输送线上第二数量的电芯流入所述第二目标输送线,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模组对应的待成组的电芯组的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所述装配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模组依次确定为所述当前待装配模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出现装配异常的异常模组的情况下,向所述遍历过程中至少一个待遍历的模组中插入与所述异常模组型号相同的新增模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流入所述第三输送线的电芯输送至所述侧面贴胶工位; 控制所述侧面贴胶工位中的贴胶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处理; 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包括: 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侧面贴胶处理后的电芯输送至检测工位; 控制所述检测工位中的检测机构,对所述第三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侧面贴胶检测,得到所述电芯的检测结果; 在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电芯贴胶正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输送线,将检测后的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第三取料位。 20.一种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上料方法,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 控制电芯成组设备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其中,所述电芯组中包括侧面相对的两个电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成组设备包括电芯成组机构和加压机构,所述电芯成组机构包括转台、以及分布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承载组件,所述转台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每一所述承载组件分别依次经过所述上料位、加压位和下料位,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加压位中; 在所述分别上料第一数量的电芯至上料位的第一上料区和第二上料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位于所述下料位的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上料位,并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一上料区、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作为所述第二上料区; 所述控制电芯成组设备将所述第一上料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二上料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成组,得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上料位移动至所述加压位;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加压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压机构对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进行侧面加压处理,以使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区上的电芯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区上的电芯一一对应靠近,形成所述第一数量的电芯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下料抓取设备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芯成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位包括第一下料位和第二下料位,所述下料抓取设备包括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和第二下料抓取机构;所述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包括: 控制所述转台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从所述加压位依次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和所述第二下料位; 所述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下料抓取设备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电芯组抓取至电芯组缓存位,包括: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一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 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下料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下料抓取机构将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位于第二承载位中的电芯组抓取至所述电芯组缓存位;其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中的第一承载位和第二承载位沿电芯组的排列方向交替分布。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