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木塞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包括底板、软木塞盛装箱、敲震组件和除杂组件,所述软木塞盛装箱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右侧,软木塞盛装箱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进口,底板的底部四角均转动安装有自锁万向轮,软木塞盛装箱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U型输送架,进口与U型输送架内部相连通,U型输送架内等间距转动安装有多个输送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能够利用输送带的转动把加工好的软木塞输送至软木塞盛装箱内进行盛装收盘,在收集加工好的软木塞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全面的把软木塞中携带的碎木屑筛分清理出,并对碎木屑进行收集,提高了对软木塞的收集质量。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北;13 |
申请人: |
河北百林软木制品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赵昕刚;赵新毅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6-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21445861.1 |
公开号: |
CN220033020U |
分类号: |
B65G15/30;B65G47/44;B65G69/12;B65G69/18;B65D25/38;B;B65;B65G;B65D;B65G15;B65G47;B65G69;B65D25;B65G15/30;B65G47/44;B65G69/12;B65G69/18;B65D25/38 |
申请人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恒山街389号格力配套产业园 |
主权项: |
1.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软木塞盛装箱(2)、敲震组件和除杂组件,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侧,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进口(3),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转动安装有自锁万向轮(4),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U型输送架(5),所述进口(3)与所述U型输送架(5)内部相连通,所述U型输送架(5)内等间距转动安装有多个输送辊(6),多个所述输送辊(6)上绕设有同一个输送带(7),所述U型输送架(5)的前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端延伸至U型输送架(5)内并与最右侧输送辊(6)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输送架(5)内固定安装有位于输送带(7)右侧的斜导板(9),所述斜导板(9)的右侧贯穿所述进口(3)并固定安装有筛板(10),所述敲震组件设置在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上,所述敲震组件用于敲震筛板(10),所述除杂组件设置在所述U型输送架(5)的下方,所述除杂组件用于去除软木塞中掺杂的碎木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震组件包括碰撞块(11)、转轴(12)、弹性敲击棒(13)、主皮带轮(14)、副皮带轮(15)和皮带(16),所述碰撞块(11)固定安装在所述筛板(10)的底部,所述转轴(12)转动安装在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内并位于碰撞块(11)的右下方,所述弹性敲击棒(13)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2)上,多个所述输送辊(6)中最右侧输送辊(6)的后端延伸至所述U型输送架(5)外,所述主皮带轮(14)固定套设在最右侧输送辊(6)的后端,所述转轴(12)的后端延伸至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外,所述副皮带轮(15)固定套在所述转轴(12)的后端,所述皮带(16)的两端分别绕设在所述主皮带轮(14)和所述副皮带轮(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组件包括吸尘器(17)、吸尘管(18)、吸尘罩(19)、排尘管(20)和集尘布袋(21),所述吸尘器(17)固定安装在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的左侧外壁上并位于U型输送架(5)的下方,所述吸尘管(18)的一端与所述吸尘器(17)的吸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尘管(18)远离吸尘器(17)的一端延伸至软木塞盛装箱(2)内并位于转轴(12)的下方,所述吸尘罩(19)固定安装在所述吸尘管(18)上,所述吸尘罩(1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尘罩(19)呈等间距排布并均位于筛板(10)的下方,所述排尘管(20)固定安装在所述吸尘器(17)的排出端,所述集尘布袋(21)通过绑扎绳绑扎固定在排尘管(20)远离吸尘器(17)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木塞盛装箱(2)的右侧开设有取料口,所述取料口内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取料门(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木塞加工收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输送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24),四个所述支撑柱(24)呈两两对称排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