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客滚船以及客滚船的车辆装载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滚船以及客滚船的车辆装载方法,属于船舶领域。该客滚船包括多层甲板,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多层甲板中的至少一层为装载甲板;外板,围绕于甲板外侧;分别贯穿装载甲板的第一围井以及第二围井;第一围井与第二围井沿船长方向间隔布置且经过客滚船的纵向中心线;装载甲板在其纵向中心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车道区以及第二车道区,在第一围井与第二围井之间形成中间车道区。该客滚船在中前、中后位置分别布置围井,布置在中间的围井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两个围井前后间隔,有利于提供较好的结构强度,相对于单个长围井可以减小围井空间冗余,该客滚船以及客滚船的车辆装载方法,可提高装载效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翔;陈广钜;范旭涛;邓美祝;李土桂;郑大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8-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10970951.0 |
公开号: |
CN117087820A |
代理机构: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国靖 |
分类号: |
B63B25/20;B63B35/00;B;B63;B63B;B63B25;B63B35;B63B25/20;B63B35/00 |
申请人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龙穴街启航路18号 |
主权项: |
1.一种客滚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层甲板,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多层所述甲板中的至少一层为装载甲板(101); 外板,围绕于所述甲板外侧;所述外板包括位于所述甲板宽度方向相对两侧的第一船侧板(21)以及第二船侧板(22); 围井,包括分别贯穿所述装载甲板(101)的第一围井(31)以及第二围井(32); 其中,所述第一围井(31)与所述第二围井(32)沿船长方向间隔布置且经过所述客滚船的纵向中心线(91);所述装载甲板(101)在其纵向中心线(91)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车道区以及第二车道区,所述装载甲板(101)在所述第一围井(31)与所述第二围井(32)之间形成中间车道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甲板中包括第一甲板(11),所述第一甲板(11)位于所述装载甲板(101)的下方;所述客滚船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甲板(11)与所述装载甲板(101)之间的机舱(50); 所述第二围井(3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机舱(50)的上方,所述第二围井(32)与所述机舱(5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井(3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甲板(11)连接,所述第一围井(31)贯穿所述装载甲板(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井(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围井(3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井(32)的宽度为所述客滚船宽度的14%至18%;和/或,所述第二围井(32)的长度为所述客滚船长度的20%至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井(31)的宽度为所述客滚船宽度的10%至15%;和/或,所述第一围井(31)的长度为所述客滚船长度的20%至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井(31)设于所述第二围井(32)的前侧,所述第一围井(31)的前端与所述外板之间、所述第二围井(32)的后端之间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甲板(101)、位于所述装载甲板(101)上方的甲板、所述外板之间围成装载舱; 所述外板包括位于所述甲板后侧的后侧板,所述后侧板设置所述装载舱的装载进口,所述装载进口位于所述客滚船纵向中心线(9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井(32)设于所述第一围井(31)的后侧,所述第二围井(32)前端的两个角部设置防撞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围井(31)后端位于所述纵向中心线(91)背离所述装载进口一侧的角部设置防撞缓冲结构。 10.一种客滚船的车辆装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客滚船上进行装载,所述装载甲板(101)包括第一车道区、第二车道区、中间车道区,所述第一车道区与所述第二车道区位于所述围井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中间车道区位于所述第一围井(31)与所述第二围井(32)之间; 所述车辆装载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车道区后侧区域装载步骤:车辆由所述第一车道区的后侧驶入所述装载甲板(101),完全经过所述第二围井(32)后,在所述中间车道区掉头进入所述第二车道区并向后进入所述第二车道区的后侧区域; 所述第二车道区前侧区域装载步骤:车辆由所述第一车道区的后侧驶入所述装载甲板(101),完全经过所述第二围井(32)后,经过所述中间车道区驶入所述第二车道区,并向前进入所述第二车道区的前侧区域; 第一车道前侧区域装载步骤:车辆由所述第一车道区的后侧驶入所述装载甲板(101)并向前行驶进入所述第一车道区的前侧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