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驾驶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包括顶部支架、左侧支架、右侧支架、后侧支架、底部支架,所述左侧支架的下端、所述右侧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架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顶部支架包括前上横梁、中间上横梁总成、后上横梁;所述顶部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至少一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与所述前上横梁、所述左侧支架固定连接,其余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与所述前上横梁、所述右侧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前上横梁、中间上横梁总成、后上横梁、第一加强件,从而增强前上横梁的结构强度,以此提高矿用自卸车驾驶室骨架抗变形能力,从而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赵海杰;张建明;张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5-1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2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21119866.5 |
公开号: |
CN220053976U |
代理机构: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火林 |
分类号: |
B62D33/06;B62D25/14;B;B62;B62D;B62D33;B62D25;B62D33/06;B62D25/14 |
申请人地址: |
432012 湖北省孝感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孝汉大道69号 |
主权项: |
1.一种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支架(1)、左侧支架(2)、右侧支架(3)、后侧支架(4)、底部支架(5),所述左侧支架(2)的下端、所述右侧支架(3)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架(5)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顶部支架(1)包括前上横梁(11)、中间上横梁总成(12)、后上横梁(13),所述前上横梁(11)、所述中间上横梁总成(12)、所述后上横梁(13)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前上横梁(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架(2)的上端前部、所述右侧支架(3)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上横梁总成(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架(2)的上端中部、所述右侧支架(3)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后上横梁(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架(2)的上端后部、所述右侧支架(3)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 所述顶部支架(1)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14),至少一所述第一加强件(14)设置在所述前上横梁(11)与所述左侧支架(2)连接处,且分别与所述前上横梁(11)、所述左侧支架(2)固定连接,其余所述第一加强件(14)设置在所述前上横梁(11)与所述右侧支架(3)连接处,且分别与所述前上横梁(11)、所述右侧支架(3)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上横梁总成(12)包括若干个第一中间横梁(121),若干个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架(2)的上端中部、所述右侧支架(3)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上横梁总成(12)还包括第一加强梁(12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之间的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强梁(122),所述第一加强梁(1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上横梁总成(12)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加强件(123),至少一所述第二加强件(123)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所述左侧支架(2)固定连接处,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所述左侧支架(2)固定连接,其余所述第二加强件(123)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所述右侧支架(3)固定连接处,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所述右侧支架(3)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21)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梁(1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5)包括前下横梁(51)、中间下横梁总成(52)、后下横梁(53)、第二加强梁(54)、第三加强梁(55),所述前下横梁(51)、所述中间下横梁总成(52)、所述后下横梁(53)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加强梁(54)设置在所述前下横梁(51)、所述中间上横梁总成(12)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梁(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下横梁(51)、所述中间下横梁总成(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梁(55)设置在所述中间下横梁总成(52)、所述后下横梁(53)之间,且所述第三加强梁(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下横梁总成(52)、所述后下横梁(53)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下横梁总成(52)包括第二中间横梁(521)和第四加强梁(522),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架(2)、所述右侧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强梁(522)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之间,且所述第四加强梁(5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5)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加强件(56),至少一所述第三加强件(56)设置在所述左侧支架(2)、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连接处,且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架(2)、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固定连接,其余所述第三加强件(56)设置在所述右侧支架(3)、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连接处,且分别与所述右侧支架(3)、所述第二中间横梁(521)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支架(4)包括后斜梁(41)、第五加强梁(42)、第六加强梁(43),所述后斜梁(41)的上端位于所述右侧支架(3)、所述后上横梁(13)连接处,所述后斜梁(41)的下端位于所述左侧支架(2)、所述后下横梁(53)连接处,所述第五加强梁(42)和所述第六加强梁(43)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五加强梁(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斜梁(41)的中部、所述右侧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加强梁(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斜梁(41)的中部、所述左侧支架(2)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仪表盘支架(6),所述仪表盘支架(6)包括仪表盘前横梁(61)、仪表盘后横梁(62)、仪表盘加强梁(63),所述仪表盘前横梁(61)、所述仪表盘后横梁(62)均位于所述前上横梁(11)、前下横梁(51)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支架(2)、所述右侧支架(3)连接,所述仪表盘前横梁(61)、所述仪表盘后横梁(62)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仪表盘加强梁(6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仪表盘前横梁(61)、所述仪表盘后横梁(62)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自卸车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7)和减震机构,所述连接板(7)的上表面与所述底部支架(5)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板(7)的下表面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