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先在实验室分别确定当前煤矿中煤炭自然发火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和尾气排放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然后对煤矿特定区域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气体采样,通过同位素分析获得每份气样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接着依次与煤炭自然发火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进行比较,从而溯源出每份气样的来源,最后根据气样来源的比例,结合当前时间段内监测的CO浓度平均值,经过计算得出当前时间段内来自煤炭自然发火的CO浓度,最后与阈值比较,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是否存在自然发火情况,避免由于尾气排放导致CO浓度超限使得煤矿停产的情况发生,为后续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申请人: |
中国矿业大学;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王青祥;宋小林;刘宏;史波波;陈小雨;杨英兵;刘春;李佳;郭雅豪;马驰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7-3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10946467.4 |
公开号: |
CN117007753A |
代理机构: |
徐州苏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旭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22;G;G01;G01N;G01N33;G01N33/00;G01N33/22 |
申请人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采集试样及实验室测试煤炭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先从所需监测的煤矿采集煤炭并制作试样,然后在实验室中对试样检测多次,获取该煤炭自然发火产生CO气体中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 B、确定汽油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选取该煤矿无轨胶轮车采用的汽油,在实验室采用该汽油进行发动机驱动实验,获取驱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气体,进而得出该汽油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 C、采空区气样采集:在工作面上隅角或回风巷内监测过程中存在CO频繁超限的位置,采用气样袋在设定时间段内随机采集N份气样,完成一次气样采集过程; D、确定气样的C13碳同位素值:利用同位素检测仪器,对步骤C采集的每份气样袋内的气体进行碳同位素分析,从而获得每份气样袋内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 E、CO气体溯源:将步骤D获得每份气样袋内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分别与步骤A中的煤炭自然发火产生CO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进行比较,从而对每份气样袋内的CO气体溯源; F、判断煤炭自然发火情况:设定CO浓度阈值,根据步骤E中来自煤炭自然发火产生的气样袋数量占总量的比例,获取采集时间段内监测的CO浓度平均值,经过计算得出当前时间段内来自煤炭自然发火的CO浓度,最后与阈值比较,若超过,则进行报警,如否,则不进行报警,完成煤炭自然发火的判断; G、持续监测:每间隔设定时间重复步骤C至F,如此重复多次,从而能判断不同采集时间段煤炭自然发火情况,实现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情况的持续精准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具体过程为:将每份气样袋内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分别与步骤A中的煤炭自然发火产生CO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进行比较,若其处于该范围值内,则确定该气样袋内的CO来自煤炭自然发火;若不处于,则确定该气样袋内的CO来自尾气排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计算当前时间段内来自煤炭自然发火的CO浓度,具体为: 设步骤E溯源后来自煤炭自然发火的气样袋数量为A,来自尾气排放的气样袋数量为N-A,则来自煤炭自然发火的气样袋占总量的比例为A/N,设采集时间段内CO浓度平均值为CCO,则采集位置来源于煤炭自然发火的CO浓度为CCO*(A/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设定时间为24小时。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