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及加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及加工方法,包括卡套、对接端口、套圈和密封卡盖,所述卡套的一端设置有对接端口且对接端口的内侧套设有套圈,所述套圈的一端等距离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密封卡盖且密封卡盖的外边缘设置有加强圈,所述卡套外壁内设置有中空夹层且中空夹层内填充有吸音棉,所述卡套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密封环。利用密封环对卡套起到限位的效果,并且便于安装起到弹性支撑的效果,利用中空夹层内填充有吸音棉,使塞拉门密封件具有吸音的效果,减小室外噪音的传播,给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该生产方法生产操作够方便,造价较低,智能化程度高,能节省人力物力。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金湖县通达客车门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杨文彬;刘刚;马建保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2-04-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210445689.3 |
公开号: |
CN116985614A |
分类号: |
B60J10/80;B29D99/00;C08L27/18;C08L23/06;B;C;B60;B29;C08;B60J;B29D;C08L;B60J10;B29D99;C08L27;C08L23;B60J10/80;B29D99/00;C08L27/18;C08L23/06 |
申请人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戴楼镇工业集中区 |
主权项: |
1.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包括卡套(9)、对接端口(7)、套圈(5)和密封卡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9)的一端设置有对接端口(7)且对接端口(7)的内侧套设有套圈(5),所述套圈(5)的一端等距离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之间设置有密封卡盖(1)且密封卡盖(1)的外边缘设置有加强圈(11),所述卡套(9)外壁内设置有中空夹层(14)且中空夹层(14)内填充有吸音棉(15),所述卡套(9)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密封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上设置有螺纹孔A(3),所述螺纹孔A(3)内贯穿设置有锁紧螺栓(2),所述锁紧螺栓(2)的一端部固定在加强圈(11)上,所述对接端口(7)内等距离设置有螺栓孔B(6),所述套圈(5)通过螺钉固定在对接端口(7)上且螺钉的一端部位于螺栓孔B(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卡盖(1)的内侧通过聚氨酯胶粘接有橡胶垫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端口(7)和套圈(5)之间通过安装槽设置有密封内环(8),所述密封内环(8)为PP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9)的外表层喷涂有防滑层(10)且防滑层(10)为纳米陶瓷颗粒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9)的端部两侧均设置有注入孔(16),所述卡套(9)、对接端口(7)、套圈(5)和密封卡盖(1)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7.基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塞拉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生产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塞拉门密封件方案会审,提出疑问并解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生产方案和注意细节,并且通过专家组审批后实施;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试运行,将检测合格的原料集中运输到加工设备一侧,便于加工取用; 步骤二:将聚四氟乙烯、热稳定剂、PE高融粒子、玻璃纤维和润滑剂加入到熔炉内高温熔化,利用电动搅拌器搅拌45min,生产制得混合熔融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生产的混合熔融液进行抽真空处理,即得预处理聚四氟乙烯熔融原料,将预处理聚四氟乙烯熔融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到卡套模具、对接端口模具、套圈模具和密封卡盖模具,冷却脱模后分别制得卡套(9)、对接端口(7)、套圈(5)和密封卡盖(1); 步骤四:在生产制得卡套(9)外表层喷涂一层防滑层(10)且防滑层(10)为纳米陶瓷颗粒涂层,通过热风机进行干燥,固化涂层; 步骤五:工作人员对生产的卡套(9)、对接端口(7)、套圈(5)和密封卡盖(1)进行拉丝除毛刺,通过打磨轮进行修整,提高部件横截面的圆润度; 步骤六:最终将卡套(9)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密封环(12),在卡套(9)的另一端安装对接端口(7),在对接端口(7)内利用螺钉安装套圈(5),在套圈的内侧通过固定块(4)、螺纹孔A(3)和锁紧螺栓(2)安装有密封卡盖(1); 步骤七:在密封卡盖(1)的外侧安装加强圈(11),最终在对接端口(7)和套圈(5)之间安装密封内环(8)。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