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
专利名称: 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埋垃圾箱技术领域,是一种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包括第一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厨余垃圾投口,第一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前投口,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用于将该第一容纳腔分隔成与厨余垃圾投口连通的第一容纳室和与前投口连通的第二容纳室,对应第一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侧壁上设有厨余垃圾清运箱门,对应第二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落物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性,具有空间利用率高、满足垃圾分类要求、厨余垃圾清运方便的特点。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人: 新疆跬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克拉玛依跬步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赵世玉;周亮;解知润;刘玲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2-04-2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221023334.7
公开号: CN220010880U
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周星莹
分类号: B65F1/14;B65F1/16;B65F1/00;B;B65;B65F;B65F1;B65F1/14;B65F1/16;B65F1/00
申请人地址: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塔指东路75号功成商厦三楼前排第7间;
主权项: 1.一种投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厨余垃圾投口,第一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前投口,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用于将该第一容纳腔分隔成与厨余垃圾投口连通的第一容纳室和与前投口连通的第二容纳室,对应第一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侧壁上设有厨余垃圾清运箱门,对应第二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落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厨余垃圾投口处铰接有第一投口盖板,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投口盖板向上翻转以开启厨余垃圾投口的第一脚踏开启机构;第一脚踏开启机构包括第一脚踏连杆、第一脚踏板、第一连接杆、第一顶推杆和第一阻尼器,第一脚踏连杆一端和第一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一脚踏连杆另一端穿出至第一投放箱体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第一连接杆下端和第一脚踏连杆中部铰接连接,第一连接杆上端和第一顶推杆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顶推杆另一端和第一投口盖板固定连接,第一阻尼器的活塞筒和第一连接杆铰接连接,第一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一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一投口盖板能于第一脚踏板被向下踩踏时向上翻转以开启厨余垃圾投口;对应厨余垃圾投口下方位置的第一容纳室内设有厨余垃圾收集桶;第一分隔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板部和第一挡板部,连接板部上端与位于前投口上方位置的第一容纳腔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挡板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纳腔中部位置且第一挡板部下端延伸至第一容纳腔底部;连接板部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板结构,第一挡板部为竖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前投口处设有第二投口盖板,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以开启前投口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包括第二脚踏板、第二顶推杆、水平连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脚踏板后端通过第一安装轴铰接安装在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第二投口盖板上端通过第二安装轴铰接安装在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水平连杆前端和第一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顶推杆下端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开槽,水平连杆后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条形开槽内,第二顶推杆上端和第二连接杆后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前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投口盖板能于第二脚踏板被向下踩踏时向内翻转以开启前投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阻尼器、复位弹簧、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固定板、连接螺杆和紧固螺母,第二阻尼器的活塞筒与第二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二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三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阻尼器的活塞杆可于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时被拉伸,复位弹簧上端和第四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下端和连接螺杆上端固定连接,对应复位弹簧下方位置的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连接螺杆下端穿过安装孔螺接有紧固螺母,复位弹簧可于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时被拉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和第二投放箱体并排设置,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二容纳腔,对应第二容纳腔位置的第二投放箱前侧设有均与第二容纳腔连通且上下间隔的上投口和下投口,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用于将第二容纳腔分隔成与上投口连通的第三容纳室和与下投口连通的第四容纳室,对应第三容纳室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后侧设有清理箱门,对应第四容纳室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落物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左右间隔且相互独立的三个第二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位于第二投放箱体右侧,对应中间第二容纳腔和右侧第二容纳腔之间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独立的升降机构安装腔,对应升降机构安装腔上方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独立的有害垃圾收集腔,第二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有害垃圾收集腔连通的有害垃圾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处设有第四投口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第二分隔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向板部和第二挡板部,导向板部用于引导从上投口投入的物体由前至后由上至下滑动,导向板部上端与位于上投口和下投口之间位置的第二容纳腔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挡板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容纳腔中部位置且第二挡板部下端延伸至第二容纳腔底部;导向板部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板结构,第二挡板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竖板和斜板,斜板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下投口处设有第二投口盖板,第二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以开启下投口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上投口处设有第三投口盖板,对应上投口后方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设有独立的且开口向后的工具腔,工具腔开口处设有工具箱门,清理箱门位于工具箱门下方。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放箱的分类地埋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箱、框架和投放箱底座,框架顶部设有投放箱底座,投放箱底座顶部安装有投放箱,对应第一落物口下方位置的投放箱底座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口,对应第一落物口位置的框架内设有垃圾桶,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一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放箱的分类地埋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箱、框架和投放箱底座,框架顶部设有投放箱底座,投放箱底座顶部安装有投放箱,对应第一落物口、第二落物口位置的投放箱底座上均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口,对应第一落物口、第二落物口下方位置的框架内分别设有垃圾桶,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一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第二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二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