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生态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生态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并公开了一种生态沟渠及其构建方法,包括具有水流通道的沟渠本体,在水流通道内设有呈阶梯式分布的顶部敞口的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水流通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挡板,各挡板的一侧边具有供水通过的过道,各挡板上均设置有调整部。沟渠本体内种植水生植物,能够分层吸收污染物,实现净化水质的同时提升净化效果;挡板能够用于挡住水流通道内的部分水流,使得水流在挡板的阻扰下大大降低了流速,并提升了水与水生植物之间的接触时候,使水中的污染物能够更多的被水生植物去除,加之连续的挡板和水生植物的配合,能够大大提升对水的净化能力,从而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蒋旭辉;柯胜金;张喜;王松;朱元浩;刘宏涛;宋利平;王瑞琼;罗樟;周尧;何家骏;邹鹏;周梦雪;薛潇;赵月;谢开骥;黄昱;李勇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8-0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0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0954183.X
公开号: CN117005366A
代理机构: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袁泉
分类号: E02B5/00;C02F3/32;E02B5/02;E02B5/08;E;C;E02;C02;E02B;C02F;E02B5;C02F3;E02B5/00;C02F3/32;E02B5/02;E02B5/08
申请人地址: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金子村101号;;
主权项: 1.一种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上设置有驳岸,在所述沟渠本体的底部沿驳岸的长度方向铺设有底层,以使沟渠本体内侧形成一条具有来水端和出水端的水流通道,在所述水流通道内沿驳岸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顶部敞口布置的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所述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一下一上并呈阶梯式分布,所述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内均装置有土壤基质并种植有能够去氮磷的水生植物; 所述水流通道内沿水流顺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挡住水流的挡板,各所述挡板的一侧边具有供水通过的过道,各所述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挡板弯折角度的调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槽的两侧均与沟渠本体的两侧驳岸相间隔,各所述挡板和调整部均位于第一种植槽的一侧,所述第一种植槽的另一侧靠近驳岸的位置处设置有高度与第一种植槽相同的挡墙,所述第二种植槽位于挡墙上且底部分别支承于挡墙顶部和第一种植槽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上均分布有若干连通槽内外的孔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基质中均匀拌入有去氮磷的吸附基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相邻两挡板的一侧边分别靠近驳岸和第一种植槽,且各相邻两挡板的另一侧边处形成所述过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向的一侧相铰接;所述调整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底面上的并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两转轴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且沿水流通道宽度方向布置的伸缩件,两所述转轴以及伸缩件的两端均分别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远离的一侧上,两转轴的底端转动设置在底层上; 所述伸缩件包括一端铰接于左侧板的螺杆、一端铰接于右侧板的连接块以及转动连接于连接块且内部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远离连接块的一端敞口,螺杆与套筒的内腔螺纹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沿竖直方向贯通开设有对应于其中一转轴所在位置的穿孔,与穿孔相对应的转轴沿竖直方向滑动穿设在转轴内且两端均延伸至穿孔外,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一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穿孔内,在所述穿孔的内壁以及位于穿孔内的转轴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两限位块上,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弹簧推动所述转轴朝下移动;所述底层上对应于挡板挡住水流和平行于驳岸两种状态下的转轴位置处分别下凹形成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内设置有喷淋部,在所述水流通道的底面上铺设有管网组,所述喷淋部连通管网组,当喷淋部运行时,所述喷淋部通过管网组将水流通道位于底层的水抽向上层并输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浇筑在水流通道底部上的垫层和河床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沟渠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河道清理:清理河道内淤泥及碎石等杂物; S2、浇筑底层: S21、沿沟渠本体的底部浇筑垫层,所述垫层由厚度为10cm、强度C15的混凝土浇筑形成,在所述垫层的面层涂刷沥青防水层; S22、沿沟渠本体的底部浇筑河床层,所述河床层由厚度为10cm、粒径为5~10mm的碎石集料混凝土浇筑形成; S23、保留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S3、浇筑种植槽: S31、首次支模:沿沟渠本体的底部搭建第一浇筑模板; S32、浇筑第一种植槽:向第一浇筑模板内侧浇筑厚度为10~15cm、粒径为10~20mm的碎石集料混凝土并挣捣成型,随后养护12~24h后拆模并保湿养护,以形成第一种植槽; S33、在河床层上位于第一种植槽远离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一侧上浇筑连接于驳岸且高度与第一种植槽一致的挡墙; S34、二次支模:沿沟渠本体的长度方向在第一种植槽和挡墙的顶部搭建第二浇筑模板; S35、浇筑第二种植槽:向第二浇筑模板内侧浇筑厚度为10~15cm、粒径为10~20mm的碎石集料混凝土并挣捣成型,随后养护12~24h后拆模并保湿养护,以形成第二种植槽; S4、植物种植: S41、向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内回填土壤基质,并向土壤基质中均匀拌入吸附基质; S42、向第一种植槽内种植水生植物再力花和苦草,向第二种植槽内种植水生植物睡莲和千屈菜; S5、安装挡板和调整部,根据沟渠本体的宽度选择合适尺寸的挡板,并在挡板上安装调整部后,根据沟渠本体的长度确定挡板的数量后,将所述挡板沿水流通道的长度方向依次错位分布,以使相邻两挡板之间的过道所在位置相反布置。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