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桩承载台基础中心位置;S2:在中心位置建造围堰,向围堰内部填充素土使其与围堰顶部平齐,再将其压实,形成作业平台;S3:挖除基础地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者不均匀土层形成基坑,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边坡采用基坑支护的形式进行防护,保证基坑边坡安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挖除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换填等措施对不均匀回填区域进行处理,以确保地基不出现不均匀沉降;通过对基坑采用支护形式进行防护,保证现场边坡安全,在不均匀回填区域基坑开挖时不易发生坍塌、滑坡等危险情况,加快施工进度。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安华;黄恒;吴浩;杨志坚;卢潭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6-2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0765588.9
公开号: CN117107806A
代理机构: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婷婷
分类号: E02D27/14;E02D15/00;E02D17/04;E02D3/00;E;E02;E02D;E02D27;E02D15;E02D17;E02D3;E02D27/14;E02D15/00;E02D17/04;E02D3/00
申请人地址: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北杨洼251号
主权项: 1.一种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桩承载台基础中心位置; S2:在中心位置建造围堰,向围堰内部填充素土使其与围堰顶部平齐,再将其压实,形成作业平台; S3:挖除基础地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者不均匀土层形成基坑,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边坡采用基坑支护的形式进行防护,保证基坑边坡安全,加快施工进度; S4:在基坑的内部预埋加固体,并使加固体的上端伸出地表表面; S5:在基坑的底层回填中砂、粗砂或级配碎石,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层,厚度为400-600mm; S6:在加固层的上方设置填料层,采用砾类土或者砂类土; S7: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到第一深度,再利用回旋钻机在第一深度的基础上再进行钻孔,使其施工至桩基成孔深度; S8:对桩基孔进行刷壁和清孔,接着焊机钢筋笼并吊放至桩基孔的内部,然后用导管向孔洞内灌注混凝土成桩,拆除导管,并对桩基进行无损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坑回填施工前建立针对不均匀土层分布的数学模型,准确计算单桩在不均匀土层中的承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桩施工前进行设计点位钻孔机试验桩施工,实时监测试验桩基础的沉降情况,并对试验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以及竖向抗压承载力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桩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桩身养护,保持一定范围内部的土体湿度,防止高温、干燥环境引起混凝土水分蒸发破坏桩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在围堰内设置管井,为后期管井排水做好准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6步骤中填料层采用分层回填、碾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填料层底层根据砂层挤密效果等情况确定填方厚度,分两遍进行强夯,根据底层填方厚度、土质等确定强夯的力度,夯点间距,强夯的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底层填料层位移观察情况,确定上层填料厚度,比下层填料层的厚度增加1-2m,分两遍进行强夯,比底层强夯力度增加500-1000K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8步骤中向孔洞内灌注混凝土,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缓慢地浇注,保持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2-6m,并观察钢筋笼是否上浮,若钢筋笼上浮,则对钢筋笼采取加固措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均匀回填区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7步骤中采用钢筋笼制作检孔器,检孔器的外径等于孔洞的直径,检孔器的长度等于孔洞直径的4-6倍;当检测到发生弯孔、斜孔或缩孔偏离预设范围时,须重新钻孔,并对孔洞内的沉渣进行清理。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