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及系统
专利名称: 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及系统,首先基于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确定行车环境数据和确定驾驶员的行为数据,从智能座舱的两种系统来获取对应的数据,然后将行车环境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综合识别数据,实现了多系统数据的融合和综合分析,为安全行车判断提供准确地数据基础,然后判断综合识别数据是否满足预设安全驾驶条件,基于安全驾驶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对智能座舱进行智能操作,实现对行车安全的智能化安全防范,保证行车安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深圳达普信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成;归发维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8-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1087889.7
公开号: CN117068182A
代理机构: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苏忠畅
分类号: B60W40/09;B60W40/00;B60W50/00;B;B60;B60W;B60W40;B60W50;B60W40/09;B60W40/00;B60W50/00
申请人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社区新龙大厦2006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确定对行车的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并基于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确定行车环境数据; S2:基于摄像头和传感器获取驾驶员的采集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确定驾驶员的行为数据; S3:将行车环境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综合识别数据,并判断综合识别数据是否满足预设安全驾驶条件; S4:基于安全驾驶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对智能座舱进行智能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确定对行车的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并基于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确定行车环境数据,包括: 获取行车目的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路况分析和交通拥堵分析,得到对行车最优的智能导航,结合驾驶员习惯对智能导航进行时间和行驶分析预测,实现预测功能; 对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行车环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基于摄像头和传感器获取驾驶员的采集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确定驾驶员的行为数据,包括: 获取来自摄像头和传感器的采集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对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得到类型数据; 将类型数据按照时间组合成对应的数据集,将全部数据集进行打包得到驾驶员的行为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将行车环境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综合识别数据,包括: 对行车环境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统一预处理,得到标准行车环境数据和标准行为数据; 基于标准行车环境数据建立行车环境模型,并获取标准行车环境数据中不满足预设行车环境数据的第一重点数据,且将第一重点数据在行车环境模型对应的位置上进行标记,得到第一标记结果; 基于行为数据模拟驾驶员的驾驶姿态,得到姿态模拟模型,并获取标准行为数据中不满准预设行为数据的第二重点数据,且将第二重点数据在姿态模拟模型对应的位置上进行标记,得到第二标记结果; 基于时间,将行车环境模型和姿态模拟模型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对在同一时间的匹配数据作为一个数据整体,得到多个数据整体; 基于第一标记结果和第二标记结果对多个数据整体加入数据标识,得到多个数据标识整体; 按照预设综合数据内容,对多个数据标识整体进行数据提取,得到综合识别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判断综合识别数据是否满足预设安全驾驶条件,包括: 从预设安全驾驶条件中获取普通安全驾驶条件和特殊安全驾驶条件; 从综合识别数据中获取存在数据标识的特殊识别数据和不存在数据标识的普通识别数据; 基于普通安全驾驶条件对普通识别数据进行第一安全判断,根据第一判断结果获取不满足普通安全子驾驶条件对应的局部普通识别数据; 基于特殊安全驾驶条件对特殊识别数据进行第二安全判断,根据第二判断结果获取不满足特殊安全子驾驶条件对应的局部特殊识别数据; 基于局部普通识别数据和局部特殊识别数据,得到安全驾驶判断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局部普通识别数据和局部特殊识别数据,得到安全驾驶判断结果,包括: 将局部普通识别数据和局部特殊识别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得到目标识别数据,基于目标识别数据确定非安全驾驶序列; 将非安全驾驶序列作为安全驾驶判断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基于安全驾驶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从安全驾驶结果中获取非安全驾驶序列,并判断非安全驾驶序列是否一致; 若是,确定非安全驾驶序列对应的驾驶调整方案; 否则,判断非安全驾驶序列是否为周期序列,若是,基于一个周期中的非安全驾驶序列得到对应的驾驶调整方案; 当确定非安全驾驶序列为非周期序列时,确定非安全驾驶序列的非安全驾驶波动系数曲线,并确定非安全驾驶序列中所有非安全驾驶之间的驾驶关联; 获取非安全驾驶序列对应的全部驾驶调整方案,从全部驾驶调整方案中选取满足驾驶关联的待选驾驶调整方案,且从待选驾驶调整方案选取最大限度消除非安全驾驶波动系数曲线的驾驶调整方案作为非安全驾驶序列最终的驾驶调整方案; 从指令库中调取与驾驶调整方案对应的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基于控制指令对智能座舱进行智能操作,包括: 获取控制指令的指令操作类型,基于指令操作类型,确定控制指令对应的智能座舱中的座舱系统; 获取座舱系统对应的信号接收接口,将控制指令基于信号接收接口发送至座舱系统; 当确定座舱系统为一个系统时,基于控制指令对单个座舱系统进行相应的智能操作; 当确定座舱系统为多个系统时,判断多个系统之间的控制指令是否可以并行操作; 若是,基于控制指令对多个座舱系统进行相应的智能操作; 否则,确定多个座舱系统的执行顺序,并当前一个座舱系统完成相应的智能操作后发出操作完成信号,后一个座舱系统接收到操作完成信号后,执行相应的智能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智能座舱中每个座舱系统进行定时监测,获取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与标准状态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预警提醒。 10.一种基于行车安全的智能座舱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确定对行车的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并基于智能导航和预测功能确定行车环境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摄像头和传感器获取驾驶员的采集数据,通过采集数据确定驾驶员的行为数据; 驾驶判断模块,用于将行车环境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综合识别数据,并判断综合识别数据是否满足预设安全驾驶条件; 指令操作模块,用于基于安全驾驶判断结果,匹配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对智能座舱进行智能操作。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