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
专利名称: 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包括:气室,用于储气并为气体电离单元提供气体;与气室联通且为气室提供气体的至少一个进气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电控固体推进单元,推进工作时各进气单元和电控固体推进单元同时工作或者择其至少一个进气单元或/和电控固体推进单元工作;气体电离单元,用于对气室输出的气体进行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射流;尾喷管,将所述等离子射流加速喷出,产生推力。本发明不仅可利用被动式进气单元从周围稀薄大气中摄取气体作为推进剂,在流量不足时可通过开启主动式进气单元产生气体以补充气源。同时气室具有储气功能和气体流量实时调节功能,可保证推进系统在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下具有稳定的气体供应。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南;43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发明人: 胡泽君;吴建军;郑鹏;张宇;何志成;钟宇轩;彭琴惠;车碧轩;李健;欧阳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8-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11088235.6
公开号: CN117068397A
代理机构: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达
分类号: B64G1/26;B64G1/40;B;B64;B64G;B64G1;B64G1/26;B64G1/40
申请人地址: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主权项: 1.一种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室,用于储气并为气体电离单元提供气体; 与气室联通且为气室提供气体的至少一个被动式进气单元和至少一个主动式进气单元,所述被动式进气单元用于从外界直接摄取气体,所述主动式进气单元用于自产生气体;推进工作时各被动式进气单元和主动式进气单元同时工作或者择其至少一个被动式进气单元或/和主动式进气单元工作; 气体电离单元,用于对气室输出的气体进行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射流; 尾喷管,将所述等离子射流加速喷出,产生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工作时,至少一个被动式进气单元工作,若外界气体稀薄或/和气室输出的气体流量不足时,启动至少一个主动式进气单元自产生气体为气室补充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进气单元为电控固体推进单元,所述电控固体推进单元通电燃烧产生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式进气单元包括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为抛物线型截面渐缩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前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中的一系列进气孔呈蜂窝状排布,所述进气道后段为一段直线型气体压缩流道并一直延伸至进气道后端,所述进气道后端通过连接法兰与气室密封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内壁涂有镀铝反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与所述气体电离单元之间的流道上设置有电磁阀,用于对气室输出的气体流量进行实时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固体推进单元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控固体推进剂、电控固体推进剂驱动机构、电极结构、燃烧室以及收缩喷管,所述电控固体推进剂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控固体推进剂,将所述电控固体推进剂的前端面送至电极结构所在的位置处燃烧,所述电极结构的另一侧为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联通收缩喷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一系列平行等距排列的正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与正电极数目相同的且彼此平行等距排列的负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对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第一电极的各正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各负电极彼此交错相间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8或9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电离单元为射频电离单元,包括电离室外壳以及设置在电离室外壳内的电离腔,电离腔长度方向的腔壁上绕设有电磁线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电离单元与尾喷管之间的流道上联通有至少一个主动式进气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低轨道空间组合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喷管的喉部设有永磁铁,其产生的同轴磁场对等离子体射流进行磁加速和磁约束。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