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西安地铁地裂缝区间隧道运行期衬砌结构和围岩的力学响应数值分析
论文题名: 西安地铁地裂缝区间隧道运行期衬砌结构和围岩的力学响应数值分析
关键词: 地铁隧道;衬砌结构;围岩;力学响应;数值分析;地裂缝区
摘要: 西安地铁建造在黄土地裂区,如何保证地裂缝区间隧道运行期衬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建设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西安地铁隧道2号线工程为背景,结合地裂缝地层的地质条件和隧道施工方法,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FLAC,模拟施加开挖、地裂缝接触面、衬砌结构及上下盘地层相对竖向错动位移,对变形缝间距分别为5m、10m、15m的衬砌结构骑缝、跨缝方案,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并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变形缝间距10m衬砌结构骑缝时围岩与衬砌的力学响应变化特征;同时,考虑黄土流变特性,分析了地铁运行100年内流变对地裂缝区间隧道衬砌围岩力学性状的影响。
  地裂缝地层上下盘错动位移由下向上发展过程中,地裂缝接触面传递剪应力作用使得上部错动位移随埋深减小而减小,分析确定了计算模型地裂缝活动的位移边界条件。隧道开挖施工时,随着地裂缝接触面剪应力释放,地裂缝两侧围岩错动位移增长,从而削弱了衬砌结构运行期地裂缝活动引起围岩错动位移的发展。
  地裂缝错动位移作用下,衬砌结构骑缝穿越地裂缝时衬砌结构内力较小,上盘内衬砌结构腰部出现拉应力集中区域;上盘内拱顶、仰拱底围岩压力较下盘明显减小;下盘内衬砌结构变形缝间隙基本保持不变,上盘内衬砌结构变形缝间隙均增大,地裂缝处变形缝间隙增长最大;地裂缝两侧衬砌结构的相对沉降差较大,不利于变形缝防渗。衬砌结构跨越地裂缝时能有效地控制各变形缝沉降差的发展,有利变形缝防渗,但衬砌结构内力增大;地裂缝两侧变形缝间隙增长较大。
  变形缝间距10m衬砌结构骑缝穿越地裂缝时,随着地裂缝错动位移增大,围岩应力、衬砌结构内力及变形缝两端相对位移逐渐增大,变形缝处围岩和衬砌结构出现应力集中;下盘拱底围岩压力显著增大,上盘拱底围岩压力显著减小;衬砌结构最大拉主应力和最大压主应力分别为2.238MPa和5.510MPa;下盘内衬砌结构沉降明显,地裂缝两侧衬砌结构相对沉降差较大,但只有无衬砌结构时地裂缝错动位移的一半。建立了衬砌结构内力与地裂缝两侧沉降差的相关关系,给出了上盘仰拱底围岩加固处理的沉降差控制条件。
  初步分析了黄土的流变效应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
作者: 郑万坤
专业: 岩土工程
导师: 邵生俊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09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