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理论分析与运用
论文题名: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理论分析与运用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
摘要: 连续刚构桥以强度高、线形明快、施工简便快捷、跨越能力强的优势在大跨度桥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连续刚构桥常常采用对称悬臂浇筑法施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设计参数与实际数值的差异、施工误差、测量误差、温度变化等,因此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必然给桥梁结构带来非常复杂的内力和位移变化。为了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和桥梁建设安全,确保连续梁桥成桥后的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要求,使连续刚构桥的实际状态与设计状态尽可能相符,桥梁施工控制是不可缺少的。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发展和施工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对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特点以及方法进行概括介绍。以大渡河大山水电站省道S211及库周交通复建工程什月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GM(1,1),将什月河大桥实际工程看成一个灰色系统,以什月河大桥5号墩中跨的9号块箱梁的预测计算为实例,运用GM(1,1)模型对9号块挠度变化值进行预测计算,得出下一阶段立模板时的预留拱度。
  本文结合什月河大桥实际工程,运用MIDAS/CIVIL模型软件对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容重的变化对该桥的标高影响最为显著,在弹性模量和容重分析参数减小10%的条件下,引起桥梁挠度值变化范围达到15%左右。采用大型计算软件MIDAS/CIVIL对全桥逐段悬臂施工进行仿真分析模拟,对施工各个阶段进行调整控制。在线形控制中,通过对模型分析计算,得到了施工预拱度与成桥预拱度值,提出了立模标高的计算公式,从合拢结果来看达到了设计的线形,说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应力控制中,由模型计算得到了施工各阶段的箱梁理论应力值,经过比较分析,实测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基本吻合,达到了对该桥应力控制的目的。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得出一些关于连续刚构桥有益的结论和经验,为以后相同类型的桥梁施工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 孙训平
专业: 岩土工程
导师: 胡静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4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